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翟小宁: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学校会发生什么变化?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教育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又如何坚守育人的本质?
资料图片
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与人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学校会发生什么变化,教育会发生什么变化?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教育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命题,对以上命题的探究,有利于描绘未来学校的样子、未来教育的蓝图。
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在逐渐模糊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需要重新定义
当互联网新技术出现时,意味着无限的升级,很多原来的东西需要重新构建。
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和学是什么样子?是变得更好玩还是更累?教师和校长又将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答案,也很难得出一致的答案。
互联网给学习带来很多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有更多维度,教学资源是海量的。现在的老师可以用更多资源来教学,但外在的资源如果未经消化,也不能转化成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经过消化吸收的内容,才能化入生命之中。所以,对于经典的知识和内容,也应该熟读精思,精益求精,使之融入血脉,深入心灵,化为气质。
学习资源的丰富、学习方式的多元,也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已经没有了围墙的限制,泛在的学习成为常态;学习没有了一劳永逸的可能,终身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无止境,学不可以已。学生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应该做学生。教师有问题搞不明白,也要向学生请教。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校长不学习,会跟不上教师的发展;教师不学习,会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道者为师,能者为师,贤者为师,会学习者为师。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更加开放。曾几何时,人们靠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接收外界的信息。现在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电脑、手机、平板、网络图书馆,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领域。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更加包容,兴趣课堂更加突出,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在模糊,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学习者。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支持,使得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是量身打造的。教师基于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教学,还可以全程数据记录,跟踪分析,优化结果。
互联网时代对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带来变革和挑战。比如,学??梢酝ü⑿沤涣餮枷氲赖陆ㄉ韬徒逃萄喙匦畔?;利用网络建立并维护学生社团,推动社团活动;依托新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学业与生涯发展也可以借助于网络;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网上课堂成为新常态;隔着遥远的距离,可以共上一堂课。这样的课堂,如果不是借助于互联网,就根本无法实现。
互联网时代,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集合人类智慧的超智能机器人教师?从教于学校之外的独立教师,现在已经出现,将来更会大量出现。游离于学校之外的学生也可能会越来越多。学生可以在家学完所有功课,线上加线下,学习无处不在。那个时候的教学和教育还是一体的吗?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需要重新定义。碎片化学习与整体学习以及学习与游戏的界限还会如此分明吗?学习旧知识、探索新问题之间的界限还会如此清楚吗?学习的空间,如教室、工作室、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班组的学习空间、集体的学习空间等都在发生变化。诸如此类,各种变化扑面而来,有时是难以想象的。
互联网对教学方式的变革影响深刻,但教学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是教育的一部分?;チ越逃挠跋旃倘痪薮?,但绝不可能颠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在任何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方面,我们要正视互联网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坚守教育之道,探寻教育本真,遵循规律,守正创新。
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师生关系
互联网时代更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变革的时代需要变通,更需要坚守。我们不仅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引领潮流,与时俱进;还要更好地回归教育本原,追寻教育的本质。
好的教育是什么?我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也是这样。无论以何种方式疏远、隔离人与人的交流,都是跟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的。
好的教师是怎样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引领者。互联网虽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教师的价值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学校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是一种场,在教育的美好氛围中,爱、关心、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可以替代千言万语,超越千山万水,甚至一个眼神,都很重要。
好的学校是怎样的?好的学校应该促进学生的健康、幸福和发展,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追求速度和规模的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希望采用高效便捷的方法,让成功变得更加快捷一些。但教育是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需要教育者真情的坚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我们常说“君子不器”,君子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技术就可以了,只掌握技术的人叫专业人,而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有道德的君子。所谓“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谦谦君子”“君子如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是在说君子的精神气质和道德品质。这样的气质与品质是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与修炼中涵养而成的。
教育最终是以心养心的过程,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信息传递、通过互联网来达成,但绝不能忽略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教育的工具性追求,更要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关注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慈爱悲悯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拥有善良的心灵。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教育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真正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翟小宁 互联网时代 教育 变革 坚守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