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天蓝不能等风来
治理大气污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优化能源结构,下“笨功夫”削减污染负荷,久久为功
东北华北地区持续雾霾笼罩,相关地方和部门近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哈尔滨呼兰热力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因治污不力还被环保部点名通报。期待这样的治污之举能让这些地区早日驱散雾霾见蓝天。
众所周知,雾霾是特定的气象条件和细颗粒污染物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竟谁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一直众说纷纭。曾有分析认为,导致雾霾形成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有人说秸秆焚烧也是主因之一,于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出台汽车限行、禁烧秸秆等措施。这次东北华北地区突如其来的严重空气污染,恰好发生在这些地方开始集中供暖之际,于是,矛头又对准采暖的燃煤锅炉。
污染源莫衷一是,某种程度上说明治污之难。奇怪的是,治霾好像远没有水污染治理那么紧迫。严重的雾霾天气持续多日后,这数十家被通报违规排污的企业居然还在生产,似乎就是例证。
道理很简单。无论PM2.5浓度多高、雾霾持续时间多长,只要一刮风下雨,就立即烟消霾散。而要是天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一座城市哪怕把所有的工厂停产、让所有机动车停驶,都难以立即改善令人窒息的污浊空气。
所以,这些年来,靠天治霾,大家心照不宣。一些地方平时疏于监管,等到发生了严重污染,纸包不住火了,才临时抱佛脚高调监管。其实他们明白,只要风一刮,这些措施就能立竿见影化为政绩。一些非法排污者深谙此道,平时把治污的心思全用在逃避监管的机巧上。
大气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治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静稳天气条件下容易产生雾霾,是因为空气中早就集聚了大量细颗粒污染物。只要污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雾霾天气就必然反复出现,甚至愈演愈烈。
因此,从根本上看,天蓝不能等风来,必须下“笨功夫”一点点削减污染负荷,久久为功。一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立章建制狠抓源头治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大气无边界,必须强化区域协作,联防联控。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大气污染 环境?;?#32;能源结构


日本成功发射一颗导航卫星
英国举行大选电视辩论
世界无烟日
斯洛伐克外长莱恰克当选第72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李洛渊就任韩国国务总理
抗议法罗群岛捕鲸 丹麦“小美人鱼”被泼漆
英国遭风暴袭击 星空和闪电齐现
“蛟龙”号深潜马里亚纳海沟6699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