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啃手指咬嘴唇 当心孩子长“残”了
青少年牙齿错颌畸形发生率很高,其中约60%-70%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口腔功能因素及不良习惯是引发青少年错颌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日前“爱牙日”科普义诊活动上,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医学部主任艾虹教授指出,张口呼吸、吞咽异常等功能因素,以及吮指、咬唇、偏侧咀嚼、含奶嘴睡觉等不良习惯与错颌畸形的关系往往不被家长们所了解和关注,结果引发的不仅是孩子颜面容貌的改变,还有龋齿、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病等口颌系统异常等问题。
错颌畸形危害多
儿童错颌畸形,俗称地包天、暴牙、牙齿不齐等,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绝大多数牙合畸形是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所致的发育畸形。约在怀孕5周后,胚胎颌骨开始发育、牙板开始发生,直到恒牙萌出、牙根发育完成,即15岁左右,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这个期间,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咬合发育,造成牙齿排列问题,影响美观,引发口腔疾病。
很多家长对错颌畸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影响外观,孩子会不好看,其实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具体来说,错颌畸形、排列拥挤不齐的牙齿,不容易清洁,孩子刷牙时不容易彻底刷干净,食物残渣日积月累堆积在口腔中,因而好发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炎。
严重的上下牙齿咬合不协调,牙齿不能正常地切割和研磨食物,食物物理性消化不充分,从而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当后牙已经咬住而前牙不能咬上时称为前牙开合,口腔封闭不全的这种状况还会使正处于语言发育期的孩子,在某些语句发音时表达不清?;褂?,一些牙齿错位和咬合关系的紊乱,可能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影响下颌的功能运动。
此外,错牙合畸形还可影响颌骨及面部软组织发育。如果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也就是前牙反合没有及时治疗,下颌牙弓就会限制上颌牙弓、上颌骨的向前生长发育,而上颌骨向前发育的力量又反过来推动下颌过度向前发育,造成恶性循环,结果畸形更加严重,表现为面中部凹陷,下颌颏部前突,看似“月牙儿”面型。
此期,也是儿童大脑发育和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颜面形象的美与丑常常影响儿童的性格及心理健康成长。
导致错颌畸形原因
青少年时期错颌畸形的原因很多,但口腔不良习惯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目前没有确切统计数据,艾虹教授说,“不过我们门诊发现,在后天因素中,大约有5%-10%属于不良习惯”。
小儿口腔不良习惯以及功能异常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吮指、吐舌、咬唇、口呼吸、夜磨牙、偏侧咀嚼等等,这些不良习惯若一直持续得不到纠正,便会引起口腔肌肉和牙合发生变化。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不良习惯,应及早就医,在医生的协助下判断原因,采取合适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使患儿尽早放弃不良习惯。若在6岁以后仍不能克服,则应采取相应的矫治器,帮助患儿纠正不良习惯。
还要注意的是,婴幼儿时期吃奶中的不良习惯,也会引起错合畸形,例如长时间喂养、宝宝长时间含着奶瓶(如含着奶瓶睡觉)。由此可见喂养姿势以及喂养时间,喂养工具的选择对人工喂养的婴幼儿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错合畸形的发生,建议家长在喂养时多多观察和留意,并尽量能做到母乳喂养。
抓住矫正最佳时机
如果发现孩子牙齿排列不整齐、龅牙、“地包天”等,什么时候矫正最合适?这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青少年错颌矫治时机,有几个关键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3岁半左右,这时可以纠正治疗乳牙的反合(地包天)和咬指、吮颊、开口呼吸等口腔不良习惯;第二个时间点是6岁左右,这时可以做咬合诱导、继续口腔不良习惯矫正、开始早期颌骨功能矫治;第三个时间点是9岁左右,这时可继续颌骨的功能矫形治疗、牙列导萌和治疗牙发育不良等。孩子恒牙萌出完成大约在11~12岁左右,此阶段之后的一两年正是孩子的发育高峰期,也是孩子做错合畸形的综合性矫治的最佳时期。男孩在12~14岁,女孩在11~13岁。
当然,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又有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来估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拍手腕X线片、颈椎片、连续测量身高、了解女性的月经初潮、留心儿童的鞋袜衣帽等。在这个时期进行矫治,疗程短,效果好。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但孩子仍处于青少年期,虽然难度略有增加,矫治效果也比较好。如等到到了18岁以后,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矫治起来就不如儿童期和青少年期那么容易。
哪些不良习惯可致错颌畸形
1. 吮指习惯
吮指活动与口腔肌肉密切相关。正常儿童几乎都有吮指习惯,儿童在2岁或3岁前有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习惯通常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在这之前强制中止是很难的事,在这之后继续存在则属于不良习惯,可导致明显的错颌畸形。
吮指习惯所造成错颌畸形的类型与吮指部位、颊肌收缩的张力及吮吸时的姿势有关。其严重程度与吮吸的力量、持续时间,频率等因素有关。如吮拇指时,将指放置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则会阻止前牙的正常萌出,形成前牙圆形开合。
2. 舔牙齿
儿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弄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吐舌或舐牙习惯。舔不同的部位,造成的颌面畸形各有不同。
换牙期时,患儿常用舌舔下前牙的舌面或松动的乳牙,形成舔牙习惯, 增大舌肌对下前牙的作用力,促使下前牙唇向倾斜,出现牙间隙,甚至形成反合,也就是俗称的“地包天”。如果舌头同时舔上下前牙,则形成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3. 咬嘴唇
咬唇习惯多发生在6-15岁之间,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被老师或家长批评之后或模仿别人,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即形成咬唇习惯。女孩较多见。咬唇习惯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吮指习惯。多数情况是咬下唇,也有咬上唇现象。鉴于咬上下唇对牙齿的压力不同,造成的错合畸形也有异。
4. 咬笔、咬手指
多见咬铅笔和啃指甲,还可见咬指、三角板、衣角、袖口、手帕、被角、枕角及吮吸橡皮奶头等。咬物固定在牙弓的某一部位,常形成局部牙齿畸形。
5. 睡眠习惯
儿童睡眠时,经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的脸下,有时用手托一侧腮部读书或思考问题,都可障碍合、颌、面的正常发育及面部对称性。
怎样预防儿童错合畸形?
错合畸形是一种发育畸形,病因较复杂,一般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造成。据调查统计,错合畸形中的60%-70%是由后天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错合畸形中的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注意幼儿身心健康,加强营养并重视口腔卫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等,早期治疗龋齿、防止乳牙早失。
纠正婴幼儿不良习惯。首先是去除不良习惯的病因,对发生不久、持续时间不长的不良习惯,经过父母引导提醒和耐心说服,是不难改正的。必要时使用各种不良习惯破除器,帮助孩子克服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坚果等对牙齿有利的食物。通过充分的咀嚼,可以促進孩子的颌骨发育,使牙齿萌出更整齐,牙齿也更易於清洁。
家长应该带孩子定期做口腔檢查,孩子3岁后,应该到口腔专科全面检查一下,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口腔,以便及早发现口腔疾病,並及早处理,千万不能等到孩子的牙齿出现严重问题了,才去看牙医,可能耽误病情。
编辑:赵彦
关键词:啃手指 咬嘴唇 错颌畸形 爱牙日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