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聚合专题聚合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建言“十三五”规划
以勇气和担当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为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诤言献良策
“协商在决策之前”,国家下一个五年计划———“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在研究制定之中,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常委们针对“十三五”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此次常委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而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如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十三五”规划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同样也是政协常委们十分关切的专题之一,讨论现场个个有备而来,所建之言深刻务实。
GDP增速之“辩”
一个国家的GDP增速,是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GDP定得高,增长不可持续,缺乏新的动力;GDP定得低,则会引发就业等民生问题。权衡利弊,到底多高更合适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常委们从自己的领域出发,各抒己见。
“‘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很多目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必需的,因此发展是第一要务。”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常委认为6.8%或者6.5%的经济增长目标稍显不足,他建议将“十三五”期间GDP增长率目标定为7%左右。这既是稳定就业、金融安全和财政收入的要求,也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产业技术升级潜力以及成本风险小的后发优势,释放较大的投资空间,发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
“6.5%低不低?我认为已经很高了。”对于林毅夫的观点,卢志强常委持保留意见。他说,从我国经济总量的角度来看,这个目标仍属于高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发挥投资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要对过去那些低效、无效的投资进行认真反思,深入研究如何切实提高“十三五”期间的投资效益。
同样是经济增速问题,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用了一个热词———经济“新常态”。他说,我们为什么总说要适应新常态。因为过去都适应了经济高速增长,中高速似乎就不适应了;过去长期粗放型增长,现在转向效益增长就不适应了;过去宏观经济调控是常见手段,现在没有宏观调控改为微调预调反而不适应了。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这些发展变化。
常委们的观点虽然不一致,但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能保持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以李克穆常委为代表的一部分委员,建议不能在经济上唯“GDP论”,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本来就充满各种不确定性。GDP就是一个估算,这个目标值应该以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而不应作为一个最终目标,这样更加科学合理。
经济增速“增”在哪里?
在经济学上,所有的数字都不是冷冰冰的符号。这些数字的背后,几乎关联着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方面。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定在多少更合适是焦点,这个目标在可操作层面如何实现更是焦点。
常委们对“十三五”期间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很有信心。刘遵义委员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上进行分析,他认为,我国在投资拉动上要靠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在消费方面要促进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消费,提高工资以增加家庭消费;我们未来几年在出口方面或许会面临更多问题,原来出口以成本优势为主,随着成本优势的弱化,出口总量会下降,但只要我们不断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这个总量下降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尽管对经济增速有信心,但实现并不很容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调整失衡的供求关系,每一步转型和转换都会带来“阵痛”。刘明康常委表示,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加大力度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打破求稳怕乱的思维,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进行产业整合升级。彭小峰常委认为,“十三五”是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和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期,我国才能在动力转换上顺利进行,从而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
“在‘十三五’规划中,要防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风险。面对机遇和挑战,防范风险很重要。”杨凯生委员长期工作在金融领域,风险意识已深入骨髓。“经济结构调整就会有风险,但不调整风险会更大。相关部门首先要把这些调整带来的可能性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处理风险的预案,对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举措不断具体和细化,以减少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后顾之忧。
梁保华常委建议,“十三五”规划要继续突出转变生产方式的主线。经济增长动力则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从拉动投资的角度,未来我们的城镇化进程要从规模扩张为主到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主,改变盲目扩张摊大饼的发展模式。”
规划最终都要落到实处
常委们认为,目前我们在宏观政策层面做得很好,但在微观层面落实宏观规划,仍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夏德仁委员强调要在“十三五”规划中考虑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首先把政府该做的事情规划好,落实中才有据可循。“政府要规划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保持充足的公共投资对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十分重要。”
“互联网+”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之一,尽管常委们的网龄各不相同,但对于这样一个大发展趋势都十分关心。刚刚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做过相关调研的李克穆常委,对大数据时代市场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印象深刻。“相关政府部门的大数据工作则稍显滞后,要强化宏观数据库建设,这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基本要求,目前我们的数据库建设投入巨大,但效率很低。信息化时代,重要数据的缺失或不到位,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障碍。”
信息化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上,体量巨大的还是传统产业,或者说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依然是常委们建言献策中高频词。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靠技术创新。‘十三五’期间要打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主动性。”李谠常委做了十几年的国企老总,从事的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她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的事情。“企业在科研上投入成本太大了,还面临失败的风险,失败了怎么办?技术创新需要一个多年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回报且需持续投入,这个投资算不算高效,有没有质量?我认为国家和相关部门要允许和容忍失败,更要支持技术创新的企业。”
常委们认为,要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细节是关键,决定成败。再好的规划,如果在执行层面、在神经末梢做得不够,也会极大影响目标的落实。郑立中常委多次到台湾考察,他的手机里存了很多他在台湾发现的好做法。在小组讨论中,他不止一次打开自己的手机,让常委们看看自己的手机图片。“我在万寿路住了十几年,眼看着道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停在道路两边、小区内外的车也越来越多。”他说,停车难问题让北京成为了超级停车场,可当台资企业想通过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跟相关部门做立体车库时,我们却因为机制程序问题放弃了。“为什么这么好的项目不能做?我们不能总考虑一些宏观道理,老百姓感受的是真真切切的变化。政策要落到实处,就要有实现的路径,接上地气,不能一直停留在宏观层面。”
褚平委员对此观点十分认同,他也提出,在规划落实中,不要看不起小事。过去很多规划和决策,论证都是充分的,但在落实过程中,在神经末梢做得不够,整个规划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天会议,很多常委都觉得不过瘾,似乎还有千言万语。厉以宁常委话不多,他的这段话可以为大家的千言万语做一个小结。他说:“我刚从石家庄参加一个关于互联网与创业创新主题的大会回来,原计划邀请嘉宾400人,最后到了1000多人。经济高速发展中很多情况是人们预料不到的,我们现在汇集在这里探讨今后几年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我认为编制‘十三五’规划首要的是眼光要看远一点。”
“其次是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老百姓对未来的信心已经反映在最近的股市,中国老百姓看好的恰恰是经济发展的未来预期。”厉以宁表示,这是一个迟到的大牛市,也将是中国发展的“大牛市”。(包松娅)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 "十三五"规划 “三农” “创新驱动”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