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李汉秋:中秋 中华儿女团圆梦
从恨别憾缺到心共婵娟
忙碌的人生旅途,在夜晚停下脚步、驻足休憩。宁静而朦胧的月夜,让人澄思静虑、自由遐想,有“静夜思”的特殊功效。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盈而亏,亏而复盈,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暂,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样生生不息?引发哲人对宇宙奥秘、对人生真谛的沉思,引发了内心深处对生命来源与归宿的深思。
苏东坡承屈原、李白,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中华月亮文化中的人伦情思和天人哲思熔于一炉,炉火纯青,堪为中秋节的节歌。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即苏辙。他和苏轼是一对情深意笃的弟兄,在词中苏辙代表着不能团聚的亲人。词人以“大醉”的醉态思维,模糊了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的界限,天上与人间、月亮与词人,相融相通,浑然一体,构成奇思奇问,成就了冠绝群诗的中秋词。劈头就发出奇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潜背景是:明月和月宫都是仙界,是亘古恒久而无需也无从纪年的。无需问而偏要扣问,这是醉了?这是“究天人之际”的哲思。紧接着,“我欲乘风归去”,“归”,我本来就应是天界的仙人,但我还不愿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暗用嫦娥奔月的典故,反衬我还留恋人间,尽管人间有许多缺憾。下片,紧紧扣住一个“圆”、一个“共”字发抒。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犹如摄像机或探照灯,先在楼阁间搜寻作者,没找到。放低角度钻进窗户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个因思念亲人而无眠的词人苏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找我干吗?你该不会也因情衔恨吧,怎么总以团圞之月撩拨不团圆之人?天人相应,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现在是月圆人不团圆。其间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这里对圆月的怨词、责词,表达的正是思亲的情深、情苦。这是一种憾恨。如何排解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铃还需系铃月,由圆月撩起的还得由圆月来解释。月亮也并不总是圆的,她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代表着一种造化流转的轮回,人能融入其中,也就参入日月造化之永恒,赞天地之化育。这么一想,天人合一,人间之悲欢离合,又有什么可叹的呢?这不仅是天上人间共同的应然规律,自古皆然,不可超越,应当淡然处之,而且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这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可以超越的是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如能超越,亲朋即使离而未合,也可通过共赏婵娟而情意相通。这是更高级的神通,达此境界,健康也可以长久些,彼此都可以更长久地共赏这轮明月,共参造化、共享天人间的美好。
从月的自然规律,体悟到人的生存规律,提升为人生哲理:珍惜生命,共享美好。正如《易经·说卦传》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中秋,我们中华儿女有共同的习俗,各地也有自己地方独特的一些习俗,同中有异,异中有共同,共同的是中华文化的根。
中秋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吃月饼,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桌上饼圆,圆圆的月饼负载着人月双圆的美意。合家团圆分食月饼,这是一种温馨的仪式。全家多少人,月饼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是团圆的组成部分,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她)的一份就被保存起来,盼着游子归来享用。这里享用的绝不仅是月饼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亲情的滋味,这种亲情浓得化不开,长久地贮存在心中,而不是停留在口舌。家制月饼、分享月饼、馈赠月饼的过程,就是表达爱、传递爱、感受爱的过程。小小的月饼正因为承载着大大的爱的信息,所以才令人愉悦欣赏;轻轻的月饼正因为浸润着重重的情的分量,所以才令人历久难忘!所以,过中华节必须投入情感,如果只是见饼不见情,那就可能会觉得老吃月饼没意思。
同中有异,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多姿多彩,但万变不离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聚中华儿女的心,铸中华儿女的魂。
中秋之夜,汉族有些地方有“摸秋”“偷”人家瓜菜的有趣节俗,这缘自“讨彩头”的心理。土家族也有,湖南侗族则叫“偷月亮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择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还要有意大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也有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偷菜的习俗,“偷着葱,嫁好尪;偷着菜,嫁好婿。”在中秋月下,人们不仅祈福祝愿,而且还要测一测自己的命运。闽南和台湾妇女有一种中秋节俗,叫“听香”:妇女点香礼拜后,留心听别人的谈话和歌唱,以此“口彩”来占卜自己的未来。南京等地区有“走月”的习俗,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都赏心悦目。台湾高山族则在日月潭边,在中秋的银色月光下玩起“托球舞”的游戏,海峡两岸各族兄弟都在享受共同的中秋。
300多年前郑成功的部队在厦门过中秋时盛行一种玩会饼博状元的游戏,称为“博饼”。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多年来“博饼”在台湾也很流行,这是中秋月饼习俗的延展。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前些年创造出有关月饼的好几项“世界纪录”:2001年的“世界最大月饼”、2002年的“最长月饼”、2003年的“最高月饼”、2004年的“最大走马灯月饼”,到2005年适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他们又别出心裁耗资8万马币特制一艘名为“郑和一号”的“月饼船”,以1800公斤月饼食材制成,可谓壮观。据统计,中秋节一天马来西亚华人吃掉超过1亿马币的月饼。一位华人议员说,论总量马来西亚绝对吃不过中国,但讲“人均”,世界绝比不过马来西亚。世界各地华人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发扬中秋文化,表现了血脉相连的中华情。
编辑:罗韦
关键词:团圆 月亮 嫦娥 中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