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向世界传播风湿免疫学“中国声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栗占国教授访谈

“一个人的能量能够被放大,归根结底,在于团队力量的汇聚。如同我们看国庆阅兵,受检阅的只是少部分人,但被点燃的却是全民的激情?!?/p>
——栗占国
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共和国迎来了70华诞。在世界瞩目的历史起点上,各行各业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喝彩。
作为留学归国20年的风湿免疫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和他的团队选择的喝彩方式是———为我国风湿免疫学站在世界前沿助力。
知难而进,蹊径变通途
1984年,栗占国考取了国内最早一代风湿免疫学家施桂英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施教授是著名的大内科专家,主要的临床方向是风湿免疫性疾病。
“那时候,我国的风湿免疫病诊治才刚起步。全国只有几家医院有风湿病专业,还多数隶属于大内科或普内科。在临床上,对于风湿免疫这一类常见的‘疑难杂症’,医生常常无从下手。比如一位有发烧、皮疹、浮肿的患者,到医院应该看皮肤科、感染科,抑或是看免疫科或者急诊科?这不只是患者的困惑,也是很多临床医生的困惑?!崩跽脊馕渡畛さ鼗匾涞?。
这双重困惑,也直接导致了大量患者的诊治被延误,甚至危及生命。
实际上,作为一大类疾病的统称,风湿免疫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它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诊治起来极为复杂。至今,风湿免疫病的诊治依然是世界性难题。
栗占国选择了跟随老师在这个有诸多未知的难题领域里深耕。
很多时候,选择迎难而上,也意味着拥有了“蹊径变通途”的机会。
1988年底,在日本举行的SEAPAL(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抗风湿病联盟,即亚太风湿病联盟前身)学术年会上,因为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一篇研究论文,栗占国受邀作大会发言,其发言内容和照片被刊登在大会会报上。
那是栗占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彼时,从风湿病诊断治疗到发病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的声音还较少。受邀作大会发言的学术专家,也基本上来自日、韩、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动辄几十或上百的参会人数相比,当时我国能够参会的医生,仅仅是个位数。
“SEAPAL会议使我注意到,在我们国家之外有一个‘缤纷’的风湿病世界。看到国外同行的临床和研究水平,对比当时国内现状,我的内心受到震撼。也由此立志为这个专业的发展而奋斗?!崩跽脊锌?。
厚积薄发,从国内到国际
为不负学校、医院领导以及科室两位老主任的热忱邀请和厚望,1998年底,栗占国回国承担起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专业的任务。
此时,我国风湿免疫学研究和诊治水平和国际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大量的临床问题亟待解决,不少国际共识尚未在国内普及。
“我是带着自信和愿景回国的。因为曾经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过,有了相应的临床和科研积累,所以也比较清楚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儿,优势又在哪儿。比如我国的体制优势,就能较为容易放大个人的力量。如果在美国,我可能只能带领几个人的小团队做研究,但在国内,则可以培养、发展几十或上百人的团队,开展全国多中心研究。这在国外就很难实现。”栗占国坦言。
如栗占国回国之初所愿,现在,这种放大了的能量不只改变了他所在科室的发展和研究水平,也为国内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如今,团队壮大到百余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学科,已发展为风湿免疫领域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教育部创新团队,每年的门诊量十几万人次,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内科疑难病中心之一。
“一个人的能量能够被放大,归根结底,在于团队力量的汇聚。如同我们看国庆阅兵,受检阅的只是少部分人,但被点燃的却是全民的激情?!崩跽脊熘哦用扛鋈说挠攀?、关心每个人的发展,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放在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位置,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崩跽脊樯?,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学术型群体。其中,25人具备高级职称,博导和硕导近20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22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的23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至少1项以上国家级项目的20余人;培养了100多名博士和来自国内300多家医院的学科骨干和主任/副主任。此外,该团队的多名骨干分别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科技部领军人才”及“国家万人计划”等,形成了一个研究型群体、一批人才在发展的势头。
作为团队负责人,栗占国本人则在2012年当选亚太风湿病联盟主席。此后一年,他又当选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主席,这也是该联盟自1927年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亚洲人来担任主席。此外,栗占国还兼任了《临床风湿病》(《ClinRheum》)和《国际风湿病》(《IJRD》)杂志副主编及《自然》(《Nature》)和《柳叶刀》(《Lancet》)子刊的编委。
栗占国也一直致力于与国内其他专家共同努力,在风湿免疫学国际舞台上不断发出中国声音。
由栗占国发起的“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IFRA)”,作为风湿免疫界的国际性年度学术盛会,自2009年起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为中国和国际风湿免疫学界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许多学者正是通过IFRA会议来到中国、认识中国。美国风湿病学会前主席D.Pisetsky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以《长城脚下的学术盛宴》为题发表文章,对中国的风湿免疫学科发展给予了赞扬。
患者为先,做前沿性研究
“风湿免疫病多为疑难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栗主任要求我们全科的医师对每一位病人都要认真负责,仔细了解病情、查体,从不典型的甚至少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现线索考虑诊断,给予相应的治疗,不允许留下疑问而不去深究?!踊颊呷缜兹恕茄フ镏危侵魅蔚摹浴?,多年来经我们科诊治的疑难病例不计其数?!辈煞檬?,栗占国团队的陈家丽医生向记者表示,作为科室成员他们有骄傲也有遗憾,因为还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因对疾病认识不足或被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出现残疾或肺、肾严重病变,这将影响患者终生。
实际上,风湿免疫病最棘手的问题在于临床上诊治困难。为破解这样的难题,栗占国带领团队着眼于临床难题,先后申请到“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部的重点和重大科技专项等上百项课题,进行了从发病机制到新的诊治方法和方案的系统性研究,并将这些创新研究成果实现临床转化,使国内外风湿免疫病患者受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累及多个脏器或系统,临床预后差。栗占国团队在2016年首次应用低剂量IL-2治疗SLE获得成功。近期再次通过严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证实,低剂量IL-2安全有效,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成果发表在风湿免疫领域顶级期刊《风湿病年鉴》(《ARD》)上。这也标志着,IL-2方案有望成为SLE的新疗法,使更多患者受益;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残性关节炎。针对我国RA高致残和低缓解的现状,栗占国团队牵头的RA“长疗程三联强化治疗”方案的全国多中心研究,使RA缓解率显著提高。该方案被欧洲风湿病联盟等指南推荐,已使患者受益;
此外,栗占国团队还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了多种风湿病特异性分子,并据此建立检测方法用于临床……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栗占国相信:国内会有更多研究成果,使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误诊误治多、致残致死率高”的现状得到改善,国际风湿免疫病舞台上将有更多的“中国声音”。
编辑:刘畅
关键词:风湿 团队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