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别让教育APP"绑架"学校教学
校园内教育APP泛滥,在给师生造成困扰的同时,又导致监管更加困难,有害信息传播、非法广告丛生、非法信息采集等乱象也随之而来。这也是此次《意见》出台的重要背景。
新京报报道,9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并介绍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兑饧肥枪也忝娣⒉嫉氖赘鋈婀娣督逃鼳PP的政策文件,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对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继7月15日,教育部、网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后,发布的又一份“互联网+教育”领域的重要监管文件,凸显在经过近几年的行业快速生长之后,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将监管有序推进。此次《意见》更专门针对校园内教育APP泛滥现象,提出了治理方案,有利于中国“互联网+教育”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中国从政府到市场携力推进的“互联网+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教育APP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体现,但随着各类教育APP大量涌入校园,不少学生反映说自己被APP“绑架”了,特别是在高校。今年3月,教育部专项调研抽样的100所高校里,少数高??⒁腁PP甚至超过20个。
校园内教育APP泛滥,在给师生造成困扰的同时,又导致监管更加困难,有害信息传播、非法广告丛生、非法信息采集等乱象也随之而来。这也是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意见》的重要背景。
本来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师生的教育APP为何反成困扰?其一是利益驱动。按照《意见》所规范的教育APP大致可分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而其背后都不同程度存在利益纠葛,或来自市场的商业利益,或来自内部的政绩、考核利益。有利益而无规范,自然会滋生乱象。
其二是学校这一特殊场景,较之社会更容易出现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乱象。学校是个封闭场景,在此场景中,校方具有权威性,而学生则普遍处于弱势,如果教育APP的安装使用再与学分、成绩和评优等挂钩,学生和家长几乎难以抗拒。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的治理方案,包括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以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等,对校园内教育APP存在的乱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更关键的是,《意见》还提出应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APP推荐、选用及运维中的责任,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责任体系。未来,更将要针对教育APP提供者落实教育APP的备案制度,制定并出台《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管理办法》。
从市场角度而言,很显然,无论这次出台的《意见》,还是7月15日发布的《实施意见》,监管的加强都将对行业产生重要影响,不规范又不整改的产品很可能会因此出局,甚至有可能引发行业洗牌。但从长远看,监管的到位对行业总之是利好。
事实上,在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意见》整体上是以促进教育APP的发展作为政策出发点。在治理乱象的同时,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没有设置准入许可,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已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这一原则下,如果《意见》实施成功,将成为中国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又一宝贵经验?!?社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教育 app 学校 意见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