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实现减盐目标,先弄清购物车里的“盐”值
说到控盐的事儿,不少人觉得这是高血压患者的任务,跟自己关系很小。但事实上,高盐饮食可不仅仅是会升高血压和增加脑卒中风险,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和皮肤都造成不小的影响。还有不少人觉得控盐减盐是件简单的事儿,盐不过六(成人每日摄入6克食盐)即可,但你记住了要控制餐桌上的盐,有没有想过你的购物车里却隐藏着更高的“盐”值?下面,咱们就好好聊聊科学控盐的事儿。
高盐会导致钙流失
还会加重女性经期前的身体不适
高盐不只是会导致高血压,还不利于保持好身材和好皮肤。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先说说高盐为什么会不利于保持好身材。首先,含盐调味品的咸味会促进食欲。所谓“好厨师一把盐”,食物口味重了,你不知不觉就想多吃,让减肥大业难以成功。
其次,盐会增加体内水分潴留,使体重上升。那些所谓的纯果蔬减肥法,都建立在少盐基础上。盐少了,水分排出体外,一两天内就会看到体重有下降。
第三,盐吃多了会促进尿钙排出。成年累月之后体内的钙过多流失,就会带来早早弯腰驼背、肌肉僵硬的结果,亭亭玉立的好身材就会被毁。
那高盐不利于好皮肤又是怎么回事呢?盐过多时,皮肤容易水肿,特别是在女性月经期之前,身体不适、皮肤肿胀的情况会更为严重,明显影响美容。
使血液渗透压升高,于是水分从皮肤等组织进入血管中,对干性皮肤的人来说,更加剧了皮肤缺水的状况。
掌握四个要点
管住隐藏在各种食品里的钠
在自己家里做饭时,加盐多少,加咸味调味品多少,可以自己控制。不过,还有很多包装食品是从超市直接买来的,它们也是盐的重要来源,千万不可忽视。有时候,这些食品甚至不是加了食盐,而是加了“钠盐”。
但只要吃了含钠食物,不管是什么钠,都和吃了盐(氯化钠)是一样的。如果吃各种超市食品就把每天的限盐份额吃掉一多半,那么无论日常做菜多么清淡,每天的盐也是大概率超标的。
所以,要想真正减盐,不仅要管好厨房里的盐,更要管住购物袋里的含钠食品。购买超市食品的时候,怎样才能管住那些隐藏在各种食品里的钠,实现限盐的目标呢?这里给大家提供四个大招!
要点一 认清那些高钠食品类别
有些食品属于“天生高钠”,也有些食品属于“必然高钠”,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
重点1:即食海产食物
因为海水是咸的,晒干、烤干会让盐分浓缩,因此各种海鲜干货都属于“天生高钠”的含钠食品。而部分海产品在加工中可能还要加入一些盐和味精,做成零食和小菜,那就是高上加高了。
比如说,即食的海苔(特别是风味浓郁的产品)、烤香的鱼片干、鲜美的鱿鱼丝,哪个都是代表性的高钠产品,其咸度远超过日常菜肴。
各种腌渍食物,如韩式腌八爪鱼、腌小鱼干、腌裙带菜、腌海带,都属于“必然高钠”。这里之所以要提一下韩式小菜,是因为它们既甜又咸,在甜味的掩盖下,钠含量更高于普通咸菜,吃过的人都懂的。韩国学者分析流行病学数据发现,每天摄入腌制海产品,会增加高血压风险28%,看来并非虚言。
重点2:各种熟肉熟鱼制品
中式火腿、香肠、西式火腿、火腿肠、培根、咸肉、腊肉、肉罐头等肉类加工品,个个都是高钠食物。这些直接入口的肉类熟食,为了延长保质期,都会加入不少盐。同时,熟肉中为了防腐和发色会加入亚硝酸钠,为了保水嫩滑会加入复合磷酸钠盐,为了鲜美还会加入谷氨酸钠(味精)和核苷酸钠……吃100克熟肉,就相当于吃进去3克左右的盐。
再看看街上和超市里的各种美味鸭脖、鸭头、鸭舌、鸭胗之类小吃,在让你意犹未尽地吮指回味时,有没有觉得嘴里特别干,舌头和嗓子有些难受呢?
有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经常摄入肉类加工品会增加高血压风险。想想里面有多少盐,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如果吃方便面这种高盐食物的时候还要再加根火腿肠,钠盐的总量有多高?下次还是搭配点别的吧。
那些豆豉鱼罐头,各种小鱼、贝类做成的袋装熟食也一样,基本上是咸味浓重的。
重点3:各种咸味零食
有些人气零食就是用浓味来博取印象的。比如说辣条、泡椒凤爪、牛肉干、盐津话梅等蜜饯类、薯片、锅巴……咸度都是相当可观的,其中钠含量也是惊人。
想想看,在每天咸味菜肴不少吃的情况下,还要再用这些高钠零食来刺激味蕾,一天当中得吃进去多少盐呢?
重点4:鲜味调味品、各种汤料和调味酱
凡是加了增鲜剂的食品,鲜得让人难忘的食物,钠含量都不会低。这是因为增鲜剂毫无例外都是含钠的,谷氨酸钠(味精)的含钠量是盐的三分之一,而鸡精(含有味精、核苷酸钠、琥珀酸钠等,并含有盐)的含钠量是盐的二分之一。而要想有突出的鲜味,就必须先有咸味。
各种浓汤调料、鸡粉、海鲜汤粉、香菇酱、香辣酱、沙茶酱、番茄酱、蚝油、虾酱等调味品,全是高钠产品。
至于各种咸菜、酱菜、腐乳、豆豉之类,以及调味浓郁的方便面之类,大家都知道是高钠食品,这里就不赘述了。
要点二 挖出那些“不太咸”但钠不少的食品
很多食品尝起来确实感觉不咸,但其中的钠含量并不太少。今天咱们扒一扒它们的伪装。
重点1:饼干、面包类焙烤食品
饼干制作时,为了疏松多孔,都要加入碳酸氢钠(小苏打),它的钠含量不比盐(氯化钠)低多少。何况有很多饼干本来就是咸味的,还要额外加盐??梢岳斫獾氖牵沾虮傻哪坪扛?,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都要加。
面包制作时为了控制酵母生长速度都要加盐,很多产品中高达1%左右。即便是甜面包也会加入盐,只需看一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就会发现。同时,为了避免面包发霉,其中要加入丙酸钠(也有加丙酸钙的);为了避免面包变干,其中要加入硬脂酰乳酸钠(也有加硬脂酰乳酸钙的)。总之,你不会看到哪款面包敢号称是没有加入钠盐的。
重点2:挂面、拉面、饺子皮等面制品
为了口感筋道,做面条、拉面、饺子皮、馄饨皮的时候,都要加入盐,甚至很多产品还要加入碳酸钠(纯碱)。有时候产品配料表上会模糊地写“拉面改良剂”,没有详细标注配料,这是不规范的做法。其实,拉面改良剂里的常见配料就是氯化钠、碳酸钠,还可能有复配磷酸钠盐和植物胶。总之,它们是少不了钠盐的。
重点3:酥脆和蓬松的面食品
酥脆油炸食品不仅加入盐,常常也加入碳酸氢钠,使其口感更佳疏松。做油条也好,薄脆也好,馓子也好,排叉也好,都是要加这两样配料的。所以它们都是高钠食物。
蓬松的枣糕也好,松软的玉米饼也好,过度松软的馒头包子也好,往往要加入膨松剂,其中碳酸氢钠是主料,所以都含有钠,尽管吃起来根本不咸。
至于烧饼、葱花饼、椒盐点心之类咸味面点,明明白白是必须加盐的,自然更不用说是钠的来源了。
重点4:含钠饮料
一些甜味饮料中含有钠,因为其中加入了少量的盐、碳酸氢钠(用来产生气泡)或磷酸钠盐(用来增加口感)?;褂行┮霞尤氲奶鹞都晾镆埠心?。
虽然看起来几十毫克的钠不多,但因为饮料一喝就是几百毫升,一天喝一两瓶,钠摄入量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电解质饮料,用来补充过度出汗所损失的钠,所以钠含量更多。
另一个人们所熟知的“不咸而高钠”的食物就是皮蛋(松花蛋)。它是用氢氧化钠腌制的,所以其中和咸鸭蛋一样含有相当多的钠,这里不再赘述了。
要点三 看懂配料表,选择原味食物
有很多加工食品是可加盐也可不加盐的,可加含钠配料也可不加的。那么怎样知道食品中加了盐?最简单的方式是看一下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
按我国法规,生产者必须列出所有食品配料,而且除了食品添加剂之外,各种配料要按照添加量的多少来排序。食品添加剂则要放在一起列出,排名不分先后。所以,选择没有加入含钠配料的产品,就比加入这些配料的产品含钠量低。
比如说,在买坚果的时候,有些产品的配料表一项只写了坚果原料,其他什么配料都没有。这样的就是原味坚果,钠含量通常是很低的,每百克中的含量不会超过100毫克(天然食品中也会含有微量的钠)。
如果配料表里有“盐”这一项,甚至还有其他一些含钠添加剂(比如谷氨酸钠、糖精钠等),那么它就是调味坚果,其中含不少钠盐。
购买水果干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说,某种葡萄干(提子干)的配料表里写了盐和植物油,而另一种产品的配料表中除了葡萄(提子)之外什么也没有,那么它们的钠含量一定会有不小的差距。
又比如说,纯番茄酱、番茄调味酱、番茄沙司不是一样的东西。纯番茄酱的配料表上只有番茄,钠含量非常低。番茄调味酱中加入了盐,而日常用来蘸薯条的番茄沙司则可能加入了盐、糖、有机酸、增鲜剂、增稠剂等很多配料,钠含量高得多,补充番茄红素的营养价值则下降很多。
对需要控盐的人来说,直接选择没有加入盐的原味产品就好了。
要点四 看懂营养成分表 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
那么,同样都是加了盐,哪个加得多,哪个加得少呢?这就要仔细看看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
按我国法规,所有预包装食品都要注明其中的钠含量。钠和盐是这样换算的:
1克盐=1000毫克氯化钠=393.2毫克钠
1000毫克钠=2543毫克氯化钠=2.54克盐
无论是来自食盐(氯化钠)也好,来自小苏打(碳酸氢钠)也好,来自纯碱(碳酸钠)也好,来自火碱(氢氧化钠)也好,所有的钠都一起算了。
虽然还要拿出手机来把钠换算成盐有点麻烦,但实际上挑选食物的时候很简单:直接看谁的含钠量高,就好了。
在同类产品当中,把那些钠含量高的产品,换成钠含量低的产品,就能轻松减盐啦。我们优先选择钠较低的产品,也能鼓励生产企业努力开发盐少又美味的产品。
当然,讲过这些挑选要点之后,并不是说凡是加了盐和含钠配料的食物就完全不能买,而是说,要优先选择钠较低的产品。买来钠比较高的产品之后,还需要通过合理搭配,做到美食和低钠兼得。
编辑:刘畅
关键词:“盐”值 减盐 钙流失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