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凯里市“三向渠道”扣紧脱贫攻坚“人才链”
凯里市坚持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扎实推进人才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补强本土人才“主体链”、补齐在外人才“回流链”、补足外来人才“引进链”,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建好“活水源”,补强本土人才“主体链”。一是党政人才引领。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目标,全面优化培训资源配置,统筹开办科级领导、年轻干部、“两委一队三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各类班次和选派干部赴外挂职锻炼。持续选优配强基层干部人才队伍,组建由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农村党员和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充实壮大一线力量。去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和挂职39期(次)1.2万余人次,投入培训经费超过270万元,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下沉干部2260人,解决发展和民生问题超过6800个。二是农技人才支撑。紧扣农村产业革命需求,聚焦五大主导产业,整合“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专家人才资源,建立农业专家和群众互联互通机制、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库、扶贫专家组、技术服务小分队,把农业专家匹配到产业链上,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科学种养殖技术。去年以来,组织开展咨询“订单服务”和农业专家“集中会诊”260次19000余人次,技术培训84期4700余人次,提供指导服务7200余次,培训种植大户及农技人员200人,解决技术难题80个,项目合作5个,转化科技成果2项。三是乡土人才带动。加快本土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等人才信息库,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技能提升工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去年以来,开展培训156期7700余人次,挖掘培养了一批带动强、技术硬、懂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攻坚队。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三名”工程,积极培育打造本土“名”人才,先后在教育系统、卫生计生系统以及旅游和商务系统等评选出名校长10人、名班主任30人、名教师59人;名院长4人、名医师10人,名护士10人;名厨师10人、名导游3人、名工匠17人,名绣娘15人,建成名人才工作室10个。
装好“助推器”,补齐在外人才“回流链”。一是发展“雁归经济”新引擎。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库,按照政界、军界、教育界、科研界、经济界、卫生界、文艺界、新闻传媒、港澳台同胞、海外人士等进行分门别类采集统计,目前已统计在库的各方面人才884人,为凯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助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出台《凯里市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孵化省州两级创业就业基地,建立市镇(街)两级创业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返乡创业“零障碍”。去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7户4600万元,培训创业就业率超过67%。孵化省级创业基地凯里市城归人员创业园和州级创业基地黔东南州银田农产品物流园,入驻企业812家,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超过4650人。二是探索人才招商新路径。制定《凯里市招商专员聘任及管理办法》,建立招商专员机制制度,强力做好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和社会引资人招商工作,聘请17名具有凯里籍和援黔(凯)干部身份且具有一定区域性和行业代表的热心招商引资事业、渠道多、信息广并致力推动凯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为凯里市招商专员,全面推动人才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三是架接高端培训新资源。结合凯里市实际工作需要,重点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发展、城市建设、农业产业等方面设置课程。去年以来,先后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36名凯里籍在外专家教授学者到凯里授课76期,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为凯里发展注入了思路,提供了借鉴,找准了方面,找到了抓手。
用好“催化剂”,补足外来人才“引进链”。一是突出精准引才。探索实施“人才+项目”“项目+人才”互促引才模式,重点引进拥有领先专利技术和教学科研成果,能推动凯里重点产业技术突破,能带动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去年以来,组织超过40家企事业单位170个岗位到全国重点知名高校、省人才博览会等平台引进大数据、医疗卫生、旅游、农业农村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二是聚焦柔性引才。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以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兼职服务、挂职锻炼、对口支持、互派培养等方式集中引进大数据、卫生、旅游、现代金融、城乡规划、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等方面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去年以来,从杭州市等地引进超过100名人才到到凯里挂职帮扶,帮助解决技术性难题2个,协助申报科研项目4项,培养基层人才110人。聘任2名杭州市退休高级职称技术专家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副院长。请进萧山区中医院组团帮扶凯里市中医院,协助创建二甲医院,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三是瞄准团队引才。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实行“科研+人才团队”“项目+人才团队”“成果+人才团队”“企业创办+人才团队”的引才模式,重点强化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引进、支持、服务和管理。比如,贵州中科汉天下的杨清华,其团队平均年龄在25-40岁之间,博士比例占10%,硕士比例占80%,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GMEMS滤波器/双工器芯片。去年以来,累计提供高校毕业生和贫困群众就业超过130人。
【编辑点评:补强本土人才“主体链” 、补齐在外人才“回流链” 、补足外来人才“引进链”, 凯里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strong>
关键词:凯里市“三向渠道”扣紧脱贫攻坚“人才链”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