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老集寨乡群众的“安居梦”
金平县老集寨乡是一个贫困乡。2016年前,该乡大部分村民小组的基础设施还十分滞后,群众生存环境恶劣、产业发展难度大、贫困发生率高。
近几年来,该乡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目标,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懈努力着,让老集寨乡群众圆了一个“安居梦”。
坝力的传奇之路
5月20日,老集寨乡173户村民喜气洋洋搬迁坝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排新房有序地坐落在那兰水库旁,干净宽敞的道路把原本陌生的左邻右舍连成了一家。
连日来,搬迁户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每天打扫新房、购置家具,畅想未来的幸福生活?!耙椎胤銎栋崆ㄏ钅咳梦颐亲〗诵路孔?,路铺好了,电也通了,自来水管拉进家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日子?!卑恿Π仓玫惆崆ㄈ褐诼掣屑さ厮?。
坝力从一片荒芜之地崛起为一座新村,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坝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全县第一大安置点,全州第二大安置点,于2018年5月进行场地平整,于10月实施主体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5028万元,其中,房建资金2247万元,公建资金2781万元。
目前,当地党委、政府正积极加快安置点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及卫生室、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努力建造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实现由“基本温饱”向“幸福温暖”升级。
坝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73户村民的搬迁入住,标志着老集寨乡易地扶贫搬迁共544户2566人全部实现搬迁入住目标。住房安全、村寨整洁、出行方便,实现了贫困群众的多年期盼,也开启了老集寨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箐边的逆袭之路
时间回到2017年9月13日一大早,箐边村搬迁户徐忠文就在新房里忙活起来。徐忠文不仅是箐边村村民、更是坪寨村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村干部,在搬迁之前他一直被贫穷所困扰。箐边村长年受地质灾害威胁,村民在贫困与焦虑中度日。
箐边村原址建筑多为一层建筑,建筑质量较差,多为临时搭建及砖木结构住房。加之生态环境恶化及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让群众摆脱恶劣的居住环境,逐步实现脱贫致富,老集寨乡党委、政府将“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理念贯穿于安置区选址、安置模式选择、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全过程。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箐边村45户群众进行了整体搬迁。整齐排列的新房、宽敞的水泥路、标准的篮球场、统一规范的养殖区,让村民们圆了“安居梦”。
石灰瑶的蝶变之路
石灰瑶村作为老集寨乡最偏远、海拔最高的村寨,共有农户61户2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254人,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该村自然条件严酷、生存条件恶劣?!耙环剿裂黄鹨环饺恕钡南肿从任怀?,吃水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成了很多贫困户的贫困根源。
2016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来,老集寨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石灰瑶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科学定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住房户型根据农村实际及群众意愿统一规划,完善雨污管网、道路硬化、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强化聚居点功能,美化居住环境,改善交通道路。目前,61户瑶族群众全部从旧村搬入了新村,从旧房搬进了新房。
为实现“可发展、能致富”目标,老集寨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中草药材发展之路,采取“农户自主发展,政府奖励扶持”的方式,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大力发展适宜本村的特色产业,引进野生三七、重楼、草果、油茶等特色中草药材种植,有效解决了后续产业增收问题。
如今,走进石灰瑶村,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幅崭新的画面,瑶家人通过中草药材种植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美好富裕的生活。
【编辑点评:传奇、逆袭、蝶变,“安居梦”来之不易?!?/strong>
关键词:老集寨乡群众的“安居梦”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