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低盐饮食 还需警惕“隐性盐”
少吃或不吃高盐零食,炒菜时不妨多放醋少放盐
食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但也应食之有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夏燕琼指出,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盐摄入过多的话,会增加高血压、胃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应量化用盐,尤其要警惕“隐性盐”的摄入,她还支招如何做到食盐减量。
警惕“隐性盐”
夏燕琼介绍,1克食盐约含400毫克的钠,根据钠的适宜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毕难嗲碇赋?,生活中摄入的盐主要来自一日三餐的烹调用盐及迷惑性很强的“隐性盐”。有些人觉得食用盐控制在6克以内就可以了,但是不知不觉中摄入了很多“隐性盐”。
酱油、味精、鸡精、酱菜、咸菜、紫菜、虾皮、干果、面包、饼干等都含有“隐性盐”。夏燕琼强调,要特别警惕“隐性盐”,少吃高盐食品。有调查显示,15克一包的“袖珍”榨菜就包含1.5克的盐。
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钠是强制标记的五种营养素之一。购买时应注意观察食品中钠的含量。一般而言,如果成分表里每100克食品中钠的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应特别注意,最好少买少吃。
日常如何选盐?
碘对人体健康很关键,除了高水碘地区,一般推荐食用加碘盐,尤其有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该食用加碘盐,预防碘缺乏。成人日常每天摄入6克的碘盐,即可满足每天120微克碘元素的需要。
但孕妇对碘的摄入需求增加,每天从120微克增加到230微克,除了食用加碘盐,每周还建议食用至少一次含碘丰富的海藻类食物。
碘在高温、潮湿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时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储存食盐时需注意装入有盖的容器,防潮、防光、防热。有些家庭习惯把盐放在炉灶很近的位置,实际上碘很容易挥发。炒菜时菜差不多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炒出来的菜更鲜,且碘不易挥发。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则建议选购低钠盐。
减盐妙招看这里
夏燕琼表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现在都提倡“三减三健”,“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如何减少盐的摄入?她支招如下——
1. 少吃或不吃高盐零食
零食多为高盐食物,要警惕“隐性盐”,学会看食物标签。
2. 炒菜时不妨多放醋
并非所有的菜都需要放盐,醋、柠檬汁、姜等调味品也可提高鲜度,减少盐的摄入。
3. 使用定量盐勺
居家推荐使用控盐勺,量化食用。此外,建议居家常备食物秤,不仅可以控盐控油,还有助于定量摄入其他食物。
4. 远离“重口味”,从宝宝抓起
人的味觉是逐渐养成的,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清淡口味。1岁前辅食不建议加任何调味品,1~2岁食盐量控制在0~1.5克/天,2~3岁食盐少于2克/天,4~5岁食盐少于3克/天。不让孩子尝试成人食物,3岁以内孩子的饮食最好单独烹调,至少也要坚持到两岁。
编辑:刘畅
关键词:低盐 饮食 隐性盐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