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新时代呼唤“大国工匠”
工业是一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工人是重要的劳动者群体。国新办20日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就“做新时期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相关话题畅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并回答记者提问。
传承劳模精神 成就中国速度中国精度
新时期,有这样一批产业工人,他们掌握着专业技术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以求、不断创新,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为打造大国重器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精度为0.003毫米的航空产品零件怎么来?
一把锉刀手工锉削出来?!扒な窍执导庸ち煊蛑形欢嗷褂檬止ぜ庸さ墓ぶ??!?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保持前腿微弓、后腿绷、双手握锉、身前倾的身体姿势,重复锉削动作8000余次?!?/p>
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怎么来?
离不开“一枪三焊”的独门绝技?!白蚣芫褪歉咛牧教跬?,是架轱辘与车体连接最重要的部件,每条焊缝要求都非常严格。”中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李万君说。在“复兴号”转向架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扭杆座弯道多,空间小,起初怎么焊都不合格,李万君和工友们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及“一枪三焊”的操作方法,最终攻克难关保证了“复兴号”的批量生产。
……
这批产业工人用坚持、专注的工匠精神成就了中国速度、中国精度。在他们看来,坚持、专注并非他们独有,而是对劳模精神的传承?!白魑桓鍪凸と?,王进喜是我特别崇拜的偶像?!?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高级技师肉孜麦麦提·巴克说,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公司不得不关停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油井,是“老铁人”王进喜的精神激励着工友们与公司共同度过油价寒冬。
在方文墨心里则一直记着航空人代代相传的一句话——“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拔颐且欢ㄒ恍囊灰獍压ぷ鞲珊?,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实做精,用自己的精度去打造航空人应有的产品质量?!狈轿哪?。
矢志创新探索 成长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出生于1989年的陈行行,笑称自己差1个月就是90后,是几位工人师傅中最年轻的一位。在他看来,在新时代,科学家的梦想、工程师的蓝图、技能人员的产品是并列的,技能人员肩负着让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变成现实可用产品的重任。新时代产业工人,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工人也要用知识创造事业”。
“我在单位的工作已不是单纯地操作一台设备,而是带领着两个大部分由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团队进行技术创新,我们共同的理想是做新时代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行行说。
如果说陈行行还在成长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路上,黄金娟、李万君则是他在这条路上的前辈。
1984年毕业后,黄金娟被分配到国网浙江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当时,电能表的检定普遍采用人工作业,需要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平鹁晗露ň鲂囊谋湔庖痪置妗?007年,黄金娟提出了智能化计量检定的总体思路,带领团队开展了整整10年的探索研究,最终成功研发了电能表智能化检定系统,实现了计量检定由人工向智能自动化的跨越式发展?!耙宦纷呃?,我深深感受到创新就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问题,一线职工也可以创新。” 黄金娟说,目前她正带领团队积极申请电能表智能化质量检定技术的国际标准,希望将中国自主研发的成果确立为世界通用的技术标准。
“2017年,我们在给澳大利亚生产双层轨道客车时又遇到了难题?!崩钔蚓?,当时10个车钩座焊接同时被外方检测出质量不合格,制约了客车的正常生产??晌业较殖∫豢?,判定是外方制定的标准和操作方法规范出了差错,才导致产品不合格。
“当时外方说,标准和操作方法规范不能改。”李万君说,“我跟外方提出进行试验检测。经过试验发现,果然是外方制定的标准规范不合理。最终,外方不仅按照我方标准进行焊接,还修改了自身的标准规范?!?/p>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我们产业工人不仅能帮助中国产品走出去,也能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李万君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 产业工人 李万 万君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