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营养膳食营养膳食
湿热天气 护肤试试土茯苓煲汤 易与菝葜、粉萆薢相混淆,购买时要多加区别
最近一两个星期,广州经历了暴雨+暴晒“循环播放”的天气,很多人感到浑身不适。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王小英认为,“湿”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夏季雨水多,易令人体感受“湿”,而“湿”易侵犯皮肤,导致皮肤病,所以说夏季是皮炎、湿疹、痘痘等皮肤病的高发期。
在各种药食同源的煲汤食材中,常用的土茯苓就是一味很好的祛湿药。不过,市面上还有两种中药容易与土茯苓混淆,三者功效有所区别,购买时应该细心分辨。
土茯苓:祛湿热,利筋骨
王小英提醒,土茯苓虽然是一味很好的祛湿药,但使用时也需要注意。比如,肝肾阴亏而无湿者,是忌用土茯苓的;而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者,也不宜大量长期服用土茯苓。另外,古书记载,服土茯苓期间忌饮茶,因饮茶能致脱发,使用时也应该注意。
如何选择好的土茯苓呢?王小英表示,土茯苓以外表红褐色、内色微红、质坚实、断面筋少粉足者为佳。若是土茯苓片,则以片薄、整齐、筋少粉足者为上。
她还向大家介绍了一道美味鲜甜的土茯苓汤,很适合现在的天气饮用。
土茯苓排骨薏仁鲫鱼汤
材料:干土茯苓片10克(或鲜土茯苓250克)、排骨350克、薏仁30克、鲫鱼1条(约250克)、蜜枣2个、姜片2片。
做法:
1. 把鲫鱼洗净煎至微金黄色。
2. 土茯苓、薏仁洗干净,浸泡15分钟待用;如果是鲜土茯苓,洗净切片即可。
3. 排骨洗净飞水。
4. 锅内放水,水沸后把所有材料入锅,煮开后慢火煮2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袪湿。
别与菝葜、粉萆薢相混淆
王小英表示,市场上还有菝葜和粉萆薢这两种中药,很容易与土茯苓混淆,但是三者的功效有区别,购买时要多加分辨:
土茯苓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灰褐,凹凸不平,质坚硬。在菜市场可以买到的通常是刮了皮的新鲜土茯苓,或者是刮皮、切片后的土茯苓片。而在药材市场或药店、药房买到的,往往是切片后干燥的土茯苓片,切面为类白色至淡红棕色,折断时有粉尘飞扬,用水湿润后有黏滑感,粉末淡棕色,气微,味微甘涩且偏于味苦。
功效:清热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菝葜
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或弯曲扁柱形,有结节状隆起,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具圆锥状突起的茎基痕,并残留坚硬的刺状须根残基或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呈棕黄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和多数小亮点。切片呈不规则状,边缘不整齐,切面呈粗纤维性;质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苦、涩。
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
粉萆薢
来源于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状,边缘不整齐,略翻卷,大小不一。残存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有时可见残留的茎枯萎疤痕及纤细须根。表面黄白色,平坦细腻,近边处有不明显的棕色环纹(内皮层环),具有不规则的黄色筋脉点或脉纹(维管束),对光照视,极为显著;质松脆,有弹性,易折断,有粉尘散出;气微,味辛,微苦。
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记者伍仞 通讯员高三德)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土茯苓 菝葜 粉萆薢 混淆 购买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