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给学生减负不能畏葸不前
谈到教育问题,不少人习惯于把矛头指向传统应试体制,但改革传统应试体制不能一蹴而就,在坚持做出治本努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治标的努力。给学生减负正处在攻坚阶段,关键是学校、家长和培训机构等各方都要办好自己的事,要让问题始终保持在可治理状态,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如果对这两年的基础教育进行盘点,“减负”绝对是一个高频词。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的《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基础教育领域称得上“龙头老大”的两家教育集团2018财年营收均再创新高,分别达到116.62亿元人民币和68.48亿元人民币。按理说,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应该带来培训市场的低迷,但现实是一边教育行政部门在不断出台政策,一边培训机构在不断积累财富,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月27日《中国青年报》)
给学生减负是一个老话题了,去年以来市场更是闻到了一股“火药味”。去年2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剐M馀嘌祷棺ㄏ钪卫硇卸耐ㄖ贰豆赜诮∪M馀嘌祷棺ㄏ钪卫碚娜舾晒ぷ骰频耐ㄖ返任募?;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都剑指减负而来,各地落实文件也不打折扣,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成为给学生减负的重要举措。
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已完成整改269911所,完成整改率98.93%。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两家龙头培训企业“逆市上涨”,还是身边一些上了“白名单”的培训机构提高收费,都给人带来了困惑,有人甚至产生“校外培训就没治了”的想法。应该说,这种情况看似奇怪其实不怪,悲观情绪也大可不必。
从时间点上讲,校外培训热起来几乎是伴随着教育减负而来的,校内减负好不容易做出了一点成绩,结果被校外培训机构钻了空子,而学生负担既是“变本加厉”也是“变本加利”,学生和家长付出了大量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很多人感慨,只要应试体制不变,只要分数崇拜不改,只要还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学生减负。这或许并非妄言,但也不能把“分数崇拜”当成借口,以此掩盖不作为和懒作为。
拿治理培训机构来说,前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在规范上,主要针对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反之,如果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保证了质量,就能够上榜“白名单”,相当于被教育部门认可并向社会推荐。事实上,这个目的已经部分达到了,因此不能简单否定教育减负的成果。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所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其复杂而艰难,更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在看清方向的基础上坚定前行。
影响学生负担的除了校外培训机构,还有学校和家长。从学校来讲,减负不是简单地减少课时和作业,而是要正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来满足教育需求,让家长和学生不必东奔西走找培训机构。从家长来讲,有人表示中国家长似乎天生就是“焦虑体质”,?;馐?、竞争意识极强。这涉及家长的“教育素养”(不是指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而是指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念),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家长需要让自己的教育观念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社会和学校参与,共同引导家长正确认识成功,正确认识培训机构的作用,而不是纵容和制造“培训神话”。
给学生减负当然存在种种困难,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畏葸不前。谈到教育问题,不少人习惯于把矛头指向应试体制,但改革应试体制不能一蹴而就,在坚持做出治本努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治标的努力。给学生减负正处在攻坚阶段,关键是学校、家长和培训机构等各方都要办好自己的事,要让问题始终保持在可治理状态,以此为基础,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减负 培训 学生 机构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