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乡村教育既要"离土"又要"向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
振兴乡村教育的理念导向
我们首先要认清乡村教育发展的时代方向,树立正确、先进的乡村教育理念。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既不是传统的“离土”教育,也不是“向土”教育,而是新时代的农村现代化教育,是基于城乡文化融合、整体化产业内涵与城乡人民共同富裕和幸福的全新理念的教育。因此,振兴乡村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方向。
在关于乡村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产生了所谓的“离土”教育与“向土”教育的争论。其实,单方面的“向土”教育和单方面的“离土”教育都是简单化的思维,是教育目的、教育文化上对立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面对西方现代化、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因而遭到侵略与剥夺。学习西方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以此振兴中国传统社会是必然的选择。新学的开启,本身既是“向土”的教育,也是“离土”的教育。民国初期“文字下乡”的“乡村教育运动”期望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虽然从目的来看是“向土”的教育,但是就新学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性质来看,却是“离土”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扫盲教育和基础教育,村村建小学,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掀起了全民办教育高潮,乡村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并使乡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改观。当时由于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处于创立初期,乡村教育的内容除了普及基本文化知识之外,更多是与乡村、农业知识相融合的内容,培养的人才基本在乡村这片土地上务农,很少向城市人口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梗ひ祷?、城市化规模迅速扩展,广泛吸收乡村劳动力和人才,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人口的流动放开,为了进城务工和上学成为乡村主流文化价值取向。真正的“离土”教育和教育为了“离土”的现象产生了,使得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水平与城市差距拉大。
进入新时代,乡村教育的本质是现代化教育,它与城市教育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整体。它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简单普及和完全为了农村的教育,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所形成的完全为了升学、进城的教育。新时代的乡村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城乡平等,城乡融合发展,既“离土”又“向土”。新时代的乡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乡村的建设者,把乡村建设成与城市一样甚至是更有特色的宜居之地;把一、二、三产业视为一体,站在现代化的视野审视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水平;把教育视为人生幸福之方法与途径,接受教育、提升自身素养与能力,实现自身成长与发展,为社会、为自己生存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精神财富,成就人生的幸福。
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观念转化为信念,需要行为来积淀。我们对新时代的乡村教育的认识和理想追求只有通过实践行为才能检验其科学性,通过实践实现理想、获得意义和坚定信念。
好的教育理念需要好的教师才能够实现。当前乡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没人愿意去、去了不愿教、教好了留不住。因此,首先是需要我们的教师教育,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其地方性、应用型以及与乡村教育的密切联系等优势,加强同地方政府、乡村基层学校的合作,彻底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把师德修养、科学知识与教学能力融会贯通,真正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师范生招生计划、教师编制、补贴待遇、居住环境以及资源配置向农村地区倾斜,这对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和待遇,真正让他们能够扎根农村,热爱乡村,建设乡村,奉献乡村,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首先,保障乡村教师工资,保障乡村教师特殊补贴高于当地城镇教师;其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乡村教师培训,让他们的专业发展有保障;最后,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美丽乡村不能忘了美丽乡村校园、乡村校舍,让乡村教师安居无忧,工作无忧。
振兴乡村教育,质量是关键。切实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留住在乡学生,吸引流动学生返乡。首先,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完善教育内容,开齐教学计划规定的语、数、外、音、体、美、科学等全部课程;其次,招收和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实行教学设备与教师资源共享,教师走教,学生走学相结合,以适应乡村教学实际;再次,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田野教学相结合,符号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相结合,知识点与项目学习相结合;最后,探索乡村教学特色,形成乡村教育的优势,树立乡村教育的自信。
乡村振兴不是城市化、工业化的简单翻版,而是基于新时代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平衡和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理念的综合、整体、全面发展。教育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处于优先发展地位,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增强幸福感。因此,充分认识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树立现代化乡村教育理念,切实以行动来振兴乡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作者: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教育 乡村 教师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