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中科院6年投入逾18亿元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董瑞丰)在东非共建植物园、在北非借助遥感技术发掘文化遗产、帮助解决中亚地区的沙漠化和农村饮水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6年来,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
白春礼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科院牵头成立了首个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希望将联盟打造成为在推动、组织和开展科技创新、科研能力建设和实质性活动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据介绍,该联盟秘书处与首批37家成员单位协商形成了《2019-2020年ANSO行动方案》,包括设立奖项和奖学金、搭建专题联盟和协会、联合开展培训项目等。这些举措按照问题和需求导向,为相关国家深入开展科技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促进民心相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搭建好的机制和平台。
同时,中科院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培训科技人才,建设海外科教中心,加强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落地应用。初步统计,已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近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率先在非洲、南美和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创建了9个海外科教中心,正在筹建第10个;设立了“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联合院内外百余家科技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产业联盟,还建立了曼谷创新合作中心。
此外,中科院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前瞻布局了100多个科技合作项目,支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比如,发布会当天正式出版了“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的一份研究成果,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阐述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背景与特点,为沿线地区探索绿色发展途径提供了重要科学认知。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一带一路 科技 建设 中科院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