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他用130只狗打开中国器官移植大门
大医精诚 从医而终
他用130只狗打开中国器官移植大门

裘法祖、夏穗生、吴在德等建立腹部外科实验室(资料图片)
在我国,每年有超过两万名患者因为各类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术。
从出生仅4个月的婴儿,到古稀之年的老者;从单独的肾脏移植到多器官联合移植,
目前,我国已实现包括心、肺、肝、肾、胰腺、小肠在内的胸、腹腔脏器移植。
2018年,中国器官移植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被誉为“医学之巅”的器官移植,在我国如何一步步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
这一切,都离不开夏穗生教授。
他翻译了第一篇国外介绍移植的论文,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
实施亚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
培养中国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
他开创的事业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将延及此后的无数代人。
年少业成
一次“失败”的动物实验
迈出中国器官移植的第一步
1924年,夏穗生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殷实之家。
1949年,他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医生。确定研究方向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外科?!澳鞘保饪圃谖夜崭掌鸩?,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
1955年,国际上首先实施狗的同种异位肝脏移植实验。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这一医疗界的新闻并未广泛传播。
1957年,33岁的夏穗生因发表中国第一篇关于肝切除的文章而崭露头角。
1958年9月10日,夏穗生将一只狗的肝脏移植到另一只狗的右下腹,术后,这只移植了肝脏的狗存活了10个小时。这是国内对于肝脏移植的一次实验性探索,与国际医学发展不谋而合。
1963年3月1日,美国外科专家,也是肝脏移植的创始人Starzl连做了3例狗的肝移植,最长的存活7天半。
1964年《国外医学动态》第10期,夏穗生第一次把这一动态报告给我国医学界,这也是我国首次对器官移植的报告。
1965年,夏穗生和他的老师——我国普外学科创始人裘法祖一起,创建了腹部外科实验室──器官移植研究所的雏型。
1972年,夏穗生出任同济医院腹部外科研究所副主任。已年近半百的他,从重症肝病病人的眼神里,感受到强烈的求生渴望?!案卧嗉膊∫坏┑搅酥漳┢?,肝移植就是患者唯一的希望,器官移植事业亟待启幕。”
“让我国医学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必须开展器官移植,这是祖国的召唤、患者的嘱托。”夏穗生说,“一种渴望进行肝移植的执念渐行渐近。”
“既然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就自己摸索着做。”夏穗生笃定决心。
潜心研究
埋头手术室4年多
130次实验奠定器官移植基础
在同济医院档案馆里,一张发黄的手术照片定格着那段尘封的历史。
一幢古旧的两层小楼,刻录着夏穗生和同事们最艰苦的5年时光??此破降奁娴氖笛槭?,注定惊心动魄。一个直径约70厘米的小型消毒锅,是实验室里最先进的“家当”。这个靠一盏煤油汽灯点火、不停往打气口打气才能升温的设备,仅术前消毒就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
1973年9月5日,第一只狗的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进行。
供肝组取肝、受体组切肝并实施肝移植,一个看起来原理非常简单的手术,却潜藏着重重?;?。血管吻合的顺序、凝血机制的建立、术后排异的规避……一系列问题都是未知。
第一次实验失败了,第二次也失败了,第三次还是失败。
夏穗生把实验狗的肝脏切下来后,创面血流如注,他只能用细丝线逐个点去结扎。每次手术下来,仅打结就有400个,才能将出血点止住,这大大增加了手术时间和风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研究,夏穗生发现出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供肝失活或功能极度不良;二是受体肝被切除后,无肝期凝血机制紊乱。昼夜攻关,他发现在常温下肝耐受缺血时间极短,但如果将缺血的肝迅速以4℃的保存液灌洗降温,就可以延长存活时间,达到4小时左右。
问题发现了,可购买昂贵的保存液又成了难题。
“自己做!”这难不倒夏穗生。参照国外的保存液成分,夏穗生自制溶液,成功延长了缺血肝的存活时间。
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肝移植后的狗往往只能存活几十个小时?!罢庋囊浦捕匝映どヒ庖澹 毕乃肷煲浦残∽橛胛浜荷镏破费芯克献?,最终发现从马身上提取的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可以更好地控制排斥反应。
历经4年多时间,开展98次分解手术、实施130次狗的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异体肾移植20余次,谜团终于被一一揭开。
经过多番改进,肝移植手术核心模式终于被确定下来。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自主掌握哺乳动物大器官移植的完整手术。
屡创纪录
至今仍保持多项全国纪录
从肝移植发展到多器官移植
1976年,夏穗生的《130例狗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由此在中国外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器官移植的轰动效应。
1977年,上海瑞金医院派了一个班子到同济来学习肝移植技术,夏穗生和他的助手毫无保留地将关键性技术教授出去,随后不久就传来了上海施行国内第一例肝移植手术的消息,病人术后存活了4个半月。
两个月之后,同济医院也开始了肝移植手术,并且连续进行了3例,一例比一例效果好。此后16年中,夏穗生和他主持的研究室保持着肝移植的两项全国纪录:例数最多——14例,存活时间最长——264天。
1980年,夏穗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有了独立的病房、护士和器官移植的专业医生,器官移植研究和临床在国内正式开始走上正轨。
之后,夏穗生将视野放宽到了其他各种器官的移植上,不断创下新的纪录——1982年,他开始胰腺移植研究,并于1984年在国内首次成功进行胰腺移植。
1989年,在国内首先施行亲属活体脾移植,成功治疗血友病。
1992年,亚洲首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成功,至今仍保持着存活时间最长的亚洲纪录。
除了大脏器之外,夏穗生和同仁们还开展了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骨髓、胸腺、胰脏联合、脾细胞、肝细胞以及心脏共14种器官的移植,武汉也由此成为中国器官移植学的中心。
甘为人梯
不育人的医生不是好导师
首批器官移植硕士都是他学生
正当医学界为夏穗生屡创移植纪录而惊叹时,他却悄然“转身”,转而培养器官移植事业“接班人”。
多年来,他培养了博士后1人、博士生44人、硕士24人。他培养了中国器官移植领域第一批研究生。
“让年轻人站在前台,我的任务是搬梯子?!毕乃肷鬃灾傅疾⒉渭拥难芯可翁馔ü晒ǖ挠?项,其中8项是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4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全是由研究生担任课题负责人。
这样的气魄和胸怀,无论在哪个学术领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少见的。
为褒扬夏穗生教授教书育人的业绩,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特授予他“伯乐奖”。
2011年,夏穗生凝聚自己毕生科研和临床经验,主编《中华器官移植医学》专著出版。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在书序中评价:“夏穗生教授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创者,他从医70年的奋斗史也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作为我国器官移植的奠基者,他鞠躬尽瘁,参与、推动和见证了我国器官移植发展至今的全过程?!?/p>
而不为众人所知的是,出版社先后3次派人赴武汉,说服他将书名改为《夏穗生器官移植学》,他都不肯同意,只是默默地重复述说着,“后来的人会比我做得更好?!?/p>
2013年,为使更多的患者能从器官移植中获益,近90岁的高龄,他在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字?!耙鹑司柘滓盘迤鞴伲约翰蛔龀霭裱?,只讲空话,不做实事,不行?!?/p>
夏老做了一辈子移植,而到了最后,他把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看得比自己还重。
记者王恺凝 武叶 通讯员童萱
综合《深圳晚报》《新京报》《湖北日报》报道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器官移植 移植 夏穗生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