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文明的视角
3月27日,新华社发表的《行久以致远——习近平主席2019年首访赴欧洲三国纪实》一文记录了上述情景。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各国各民族应互相欣赏彼此的文明。而时过境迁,世代更替,留存至今的一件件文物艺术品也成为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最佳物证。当今人再次面对这些艺术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既有其时代特色的艺术光华,更有其饱经沧桑的文人气息。艺术作品被创作之时或许仅仅是艺术,但是当我们回望历史时,更能深刻地感知到艺术的价值和其承载的文化意义。
在我国众多历史文献中,石刻文献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又保留和传承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遗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近日,“中华石刻数据库”正式上线。据报道,目前已上线专题库包括“宋代墓志铭数据库”“三晋石刻大全数据库”“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等。近年来,石刻文献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国家也加大了对石刻文献的?;ちΧ?,其中,采用数字化手段对石刻文献进行处理便是重要措施之一,这样既可以使石刻文献的原图原貌得以永久保存,又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手段对墓志文献进行查阅和发布,避免阅读原文对石刻造成的损伤。
为期一周的“第三届画廊周北京”本周五闭幕,据媒体报道,开幕以来画廊周吸引了来自27家美术馆等非营利机构、海内外画廊以及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和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壤幢皇游帐踝试?、扶持艺术新秀的艺术生态链中的一环,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回潮,人们更多地在谈论其面临的各种挑战。画廊周以一种区别于艺术博览会的形式回应着业界的关切?;戎鼙本┲葱凶懿猛跻诲邮苊教宀煞檬本统疲骸拔颐俏蠹以谙愀郯腿帐跽够崆疤峁┮恢挚赡苄?,在全球丰富的选择中把北京作为一站。”
画廊周不应只是一个提升行业“曝光度”的形式,更该被看作为业界发展提供的一个反思和探讨的契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向普通人展现行业收藏的某种倾向,在一定意义上,它还能够呈现今天的艺术创作在市场面前的最新姿态。而如果我们能够跳出眼下,从文明的视角回看艺术,将更能懂得为何收藏,收藏什么。
编辑:杨岚
关键词:艺术 文明 石刻 视角 文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