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宋代建窑建盏:从徽宗御用到东瀛国宝

宋 曜变天目建盏(1951年定为日本国宝)
口径: 12.2cm 高度: 6.4cm 藏于大德寺龙光院
编者按: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根据双方协议,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其中就有一枚宋代建窑建盏。
3月21日,日本滋贺县美秀博物馆《大德寺龙光院:国宝曜变天目与破草鞋》春季特别展开幕,由于大德寺龙光院从不对外开放,因此龙光院收藏的国宝级曜变天目建盏最为神秘。现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宋代曜变天目建盏有3件,全部都收藏在日本,并被列为国宝。从3月到6月间,这3件国宝曜变盏会分别先后在滋贺、东京、奈良展出,这也是有史以来,它们第一次同期对外公开。
阳春烟景,汲泉烹茶,幽花时发,宾友对之,古往今来,东方人爱茶,朴淡雅宜的建盏一直备受茶人倾心。2018年西泠秋拍,一枚南宋建盏油滴盏以586.5万元人民币成交;201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南宋建窑兔毫盏以250万元港币成交;2017年嘉德香港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南宋建窑黑釉兔毫盏配朱漆盏托,以354万元港币成交;2016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临宇山人旧藏南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盏以11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807万元)成交……
一枚小小茶盏,氤氲之变中,使人于其间观天地宇宙,它是茶文化的缩影,是东方美学在生活实用间的承载,亦见证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建窑是中国最著名的古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故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县一带,以烧制黑釉茶盏而闻名,并以“松风鸣雪兔毫霜”的朴淡雅宜之美,“熁之久热难冷”的实在之用,隐蕴儒家、禅宗之理,融通中日茶道之学,而成为茶文化的一个缩影。
建安瓮碗鹧鸪斑:器出建阳
建阳居闽中,北睨浙赣,南望铁乡、紫盖,旁联黄华、白鹤之秀,襟山束水,为东南胜地。晚唐以降,窑业勃兴,及至赵宋,已负盛名。
宋代的建窑既烧制青釉日用瓷,更以黑釉盏见长。其因地取材,选用高铁、低铝的瓷土,胎体坚厚,有“铁胎”之质,略含砂粒,质粗而朴拙,胎内细小气孔宛若毛细。蔡襄《茶录》称“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对于宋人而言,这种厚胎的茶盏,有着良好的保温功用,适宜斗茶。
建盏普遍采用蘸浸法一次性施釉,釉层厚重而肥润,《格古要论》赞其“色黑而滋润”。采用正烧法,口沿釉薄,而内底釉积,外壁多施半釉,常见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由于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建窑黑釉呈现出绚烂多变的纹理,实际上是如云似雾的结晶体,以绀黑(乌金)、免毫、油滴、鹧鸪斑等最具代表。
建盏的器型也深谙宋代“尚用”之美学。其口沿多内敛,或束口,斜腹,矮圈足,《大观茶论》云:“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建盏斗笠式的造型,既“易于取乳”,又“运筅旋彻”,而其内敛式的设计“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与朱熹推崇的“不以繁缛为巧”“不以深隐为奇”思想相辅相成,是宋人生活哲学的外在表征。
兔毫连盏烹云液:徽宗御用
两宋时代,缙绅之士,韦布之流,皆以饮茶为风尚,尤好斗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迟至北宋晚期,建盏已进入宫廷,部分署“御供”“官”等款识。宋徽宗不仅在《大观茶论》中对其赞赏有加,亦作宫词述达建盏斗茶之欢愉,如“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近年来,在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南宋御街等遗址中,都出土有建盏。2009年及2017年在与宫廷相关的遗迹中,甚至发现了罕见的曜变天目盏残片,堪比日本国宝。可见,建盏已成为上流社会茶事活动不可或缺的重器。
斗茶,又叫斗茗,即比赛茶的优劣,是两宋时期风靡一时的雅事活动。参与斗茶者,需各自献出所藏名茶,或当年新茶,一一品尝。斗茶项目包括茶之色、茶之香、茶之汤等,经众人品评,以上乘者为胜。唐庚曾撰《斗茶记》,指出“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实际上,在整个斗茶期间,汤色、水痕尤为关键。茶汤以色白为上,蔡襄《茶录》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汤花则不只观色,亦看水痕出现之先后,即宋人廖刚笔下的“兔毫扶雪带香浮”、范仲淹所言的“紫玉瓯心雪涛起”。
在宋人看来,绀黑釉利于斗茶,而兔毫、鹧鸪斑或更适于点茶及“茶百戏”。宋僧惠洪诗云:“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肚逡炻肌吩疲骸懊鋈嗽煺?,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相比于斗茶的“步步惊心”,点茶则更为闲适与从容。杨万里《以六一泉煮双井茶》言:“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哲学大师冯友兰提出,中国的哲学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欢灾翘逦蚴降恼苎?。简约朴致的建盏,寄托了宋人对天人关系与道德理想的深刻思虑。
无上神品:东瀛国宝
早在平安时代,宋僧东渡,广弘佛法,亦将宋朝的饮茶之俗带入日本。元弘三年(1333年)之前,“建盏”一词已出现在金泽贞显的信札中。到了室町时代,建盏不仅是千金难求的珍稀唐物,跻身于“东山御物”之列,亦成为象征将军身份的“格式道具”?!洞竺鞅鸱⒘焦焙稀吩蛎魅芳窃孛饔览炙哪辏?406年),明朝皇帝赐予“日本国王源道义”(即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黄铜镀金厢口足建盏十一个”。其中便包含宋代的建盏。
日本现存曜变天目盏三件,分别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及大德寺塔头龙光院,皆被指定为国宝。静嘉堂文库藏曜变天目,又名稻叶天目,束口,尖唇,深腹,圈足。胎体呈黑褐色,露胎见旋坯纹。外施黑釉,釉不及底,口沿微失釉,胫底有釉泪。经德川幕府、稻叶美浓守正则、小野光景递藏,后归岩崎弥之助。日本茶道,取宋儒之寂然凝虑,又融入冷、枯、瘦之禅风,曜变天目以其“右军墨沼”之色,“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的氤氲之变,而成为茶道活动上最为引人注目的重器。
余论
今日的建阳,仍有一批工匠钵承传统,推陈出新。如陶民柴窑,仍坚持手工拉坯、修胎,以柴窑烧制建盏。虽成品率远低于电窑,但选用高油脂的松木,人工控制窑温,在温度或高或低,还原火焰忽明忽暗间,再现千年前的宋韵风华,蕴藉宋儒之旨,禅宗之趣,而深深沉沉,别有一番思忖在其间。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盏在21世纪初焕发出新的荣光。
(温玉鹏 供职于杭州博物馆)
编辑:杨岚
关键词:建盏 国宝 东瀛国宝 建窑 斗茶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