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赏一场画中飞雪
雪,在传统文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心理认同并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蕴。人们常常以雪比喻身心清白和品格高洁。因此,历代文人都十分注重以雪为题的创作,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等。而这些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匠心营构的曼妙胜境,又极大地影响到画家描绘雪景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人注重全面修养,大都诗文书画兼修,因而许多名家在作品中都呈现出诗画同体、别开生面的品格风貌。
诗画交融 情韵兼胜
据史载,最早创作雪景题材绘画的是唐代画家、诗人王维,被誉为中国雪景山水画“开山鼻祖”?!缎突住芳窃?,宋代御府所藏王维作品126件,其中描写雪景的作品就达20件。苏轼更是评价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画达到诗画交融、情韵兼胜的境界。
王维的《江山雪霁图卷》以雪景为母题,集山水、树石、人物、屋宇于一体,构图奇巧,层次分明,既营造出雪霁清丽、万木萧瑟的自然景色,又呈现出温婉、浪漫的诗人情怀。全画采用勾勒技法,不施皴法,营构出雪霁时节宁静的氛围。尤值一提的是,画中人物与环境相互照应,形态生动,既关照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传递出画家“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和精神追寻。
五代画家巨然的《雪图》,运用中国山水画透视“三远法”,即平远、深远、高远,以三段式构图营造三景。远景主山双峰屏立,形态整体;中景峰峦如聚,错落有致;近景河岸树石纵横,倚山有路。整幅画描绘北地景致,雪如凝脂,祥瑞宁静,古雅清秀,宛若仙境。而对雪的表现,则以石绿、赭石为底,施以白粉染雪,正是运用了中国画雪景之古法。
宋代画家范宽可谓山水画集大成者,其《溪山行旅图》成为传颂千古的经典。他的《雪景寒林图》则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作品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作为三拼绢的大幅画作,此画构图端稳、雄奇,山石、树木、庙宇、民舍错落有致,是典型的“范宽图式”。在技法表现上,渲染层次丰富,笔墨凝重润泽,以“雨点皴”表现的山石苍劲厚重,充满视觉张力,故被誉为“枪笔”。而大雪初止、山峦幽远的特殊景致,使惯常的山水画更具别致的如幻意蕴。
北宋画家郭熙以其《早春图》名闻遐迩,可谓运用中国山水画透视“三远法”之佼佼者。他的《雪山图轴》以立轴图式表现深山春雪覆盖的景色,山峦叠影,民舍掩映,山泉垂下汇入溪流,静中有动,静中有声,尤以利用光影衬托出雪山的明暗最为独到,使人恍入幻境。而其熟用的“卷云皴”将山石轮廓表现得形神兼备;承袭宋初李成的“蟹爪枝”,则将寥寥树木勾勒得迥曲劲挺。从画幅款识可知,此画与《早春图》为同一年所作,画法大体相近。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以其独特的图式,描绘了雪霁中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名山景象。九峰深壑纵横、层峦叠嶂,组织疏密得当、错落有序。以“中间开花”的方式,将山石由近端推至构图中央和上端,使人产生一种直上云霄的升腾感。此作笔意简淡、恣性写意,全幅的天、水、远山,都用淡墨烘染,把雪色表现得分外妖娆。
总体而言,从唐代王维到元代黄公望,这一历史时期的雪景山水画,大多是在绢本上绘制而成,风格以精谨细腻的工笔为主,具有刻画细腻、层层晕染、精微渐进、色彩饱满丰富、造型严谨精致等特点。古代画家那种“规范化了的音乐性的美”的线条至今仍影响着我们,成为我们学习传统的艺术源泉。
在中国的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线条、色彩,即笔墨本身之美。线条既具有表现物象的形态美,同时又具有不依存于这种表现而超然独立的美,尤为重要的是它在形式结构中所传达出的人的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和兴味?!耙蛐脑炀?,以手运心”的创作思想成为画家耳熟能详的理性共识,其高扬个人精神和情感意志的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画历代美学精神充满思想锐势的理论基石。
传承传统 别开生面
明清以降,随着宣纸的大量生产,尤其是生宣纸的广泛使用,以及“水墨晕章”效果的不断推进和“笔情墨趣”的日渐倡导,中国山水画进入了更为写意的态势。这一时期延续至今,写意画成为与传统工笔画比肩而立的语言体系,加之重彩画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语汇。
清代石涛的《雪景山水图》,就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山水画“以工为主”的程式规范。作品中的天空、水面以水墨涂抹,墨色浸润,笔法简括洗练,书写意味厚重,给人以酣畅淋漓的享受。而山峦间的皑皑白雪,则是用“以黑挤白”的手法,以层次丰富的墨色将宣纸固有的白色衬出,而非传统手法中的白粉罩染,这就在审美上产生了本质性的视觉差异,进而达到黑与白之间水乳交融、天趣自得的审美享受。
齐白石的《荒山残雪》和《一白高天下》,更是近现代写意山水画的代表之作。《荒山残雪》看似寥寥数笔,实则惨淡经营,言简意赅。画中残雪同样不用白粉,而以笔墨留出纸白,既勾勒出残雪形状,又使纸白与墨色天趣自得,别具一种朴素自然的格调?!兑话赘咛煜隆酚搿痘纳讲醒肪哂幸烨ぶ?,充分体现了白石老人崇尚“极简”的美学理想。
吴昌硕的《艳色天下重》是以花鸟画图式描绘雪景的作品,在其作品中较为罕见。与齐白石的作品一样,《艳色天下重》不用白粉染雪,而以笔墨留出纸白,用笔骨力挺劲,笔触洗练,大篇开合,气势雄浑,乃一代巨匠所具气度与格调。
吴湖帆的《快雪时晴》施以没骨法,用传统白粉渲染积雪,用重彩衬出山峦白雪,以朱砂画旭日,是传统手法与现代语汇结合的典范之作,给人“红装素裹”的精神享受。
在谢稚柳的《江村霁雪图》中,左下树叶的石青看似孤立,配以江水和山石暗部的花青色,则成为衬托白雪的和谐基调,让人耳目一新。而他的《黄山雪霁》,则更为大胆地使用重彩,加之白粉渲染积雪,把黄山雪霁的朝晖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谢粕剿赏Π渭崛偷男蜗?,更是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意诠释得入木三分。
再看张大千的《雪江独钓》,可谓近代工笔重彩画的上乘之作。作品以简洁的构图、浓郁的色彩勾勒出雪江独钓的美景。他的《溪山初雪》则拟宋人高克明笔意,匠心独运,改横幅为竖幅,改平远为高远。张大千晚期仍师古,但能学古敌古,创新破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乃一代宗师风范。
从清代石涛至近代张大千,通过先贤们创作的系列雪景山水画,我们不难看出其“传承传统,别开生面” 的精神意志和艺术轨迹,感慨景仰之余,应将其转化为我们致力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黄山,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山水画 表现 传统 画家 作品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