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诸侯王刘胜在西汉盛世下的人生轨迹
原标题:大汉风华——诸侯王刘胜在西汉盛世下的人生轨迹

经过紧张筹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于12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3个月。本次展览是继“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等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之后的又一展览,同时也是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大唐风华展” 等展览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之间又一次成功的合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首先就合作办展的缘起谈到:“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三地的协同发展从规划一步步落到了实处。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推动三地文博事业协同创新发展,落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1+3)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特合作举办“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成果系列展不仅包括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的展示,也包括对以往重大考古发现的回顾与总结,此次展览即属后者,展览旨在展现满城汉墓的考古发掘成果和50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揭示满城汉墓作为中国20 世纪重大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p>

满城汉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墓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充分反映了西汉盛世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当时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和非凡创造力。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在采访中谈到:“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如首次发现了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揭开了历史上的金缕玉衣之谜,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性;首次发现了镶玉漆棺和完整成套的汉代幄帐帐构;发现了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整套医疗器具,最早的玉饰齐备的汉代玉具剑、国产玻璃容器、单壶泄水型漏壶,以及最完整的西汉铁甲等等。满城汉墓不仅在考古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其出土物也成为河北博物院最重要的收藏。”


整个展览以刘胜的人生轨迹为叙事线索,融入西汉盛世的大时代背景,共分为“盛世风貌”“王国往事”“长乐无极”“因山为藏”“发现靖王”五个单元。共展示了包括来自河北博物院的149套722件文物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2件满城汉墓出土的一级文物,总数共计151套724件,一级品数量多达62套(件),占比41%,观众耳熟能详的满城汉墓精品文物几乎悉数亮相,如30几年来从未走出河北博物院的刘胜金缕玉衣,以及铜朱雀衔环杯、错金铜博山炉、错金银鸟篆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透雕双龙纹白玉谷纹璧等,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满城汉墓文物参与的国内外交流展中是史无前例的。为此,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也谈到:“我们从来没有因为外借展品而关闭过自己馆的基本陈列,因为这次的合作,我们已经关闭了馆里的基本陈列,是下了很大决心的。不过我们与国家博物馆的合作是双向的,2019年1月份,马上将在河北博物院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展,我们期待双方未来在更多方面、更深入的合作?!?/p>


展览的第一单元 “盛世风貌”力图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煌煌器物来展现这一时期非凡的创造力。刘胜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彼时正值西汉盛世时期。鼎盛的国力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造的时代风貌。无论是驭兽的力士,还是蓄势而飞的夔龙,都与汉代人自信进取的精神高度契合;。劲弩长戟、坚甲利刃伴随着大汉将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印证了汉代人的英勇尚武精神。登峰造极的鎏金、错金银、镶嵌工艺,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彩绘技法,都彰显了盛世时期的非凡创造力。冶金、天文、度量衡领域的卓越成就则使汉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第二单元“王国往事”通过“属官”“威仪”“财富”三组文物,试图为观众讲述西汉诸侯国从与中央分庭抗礼到在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权势不断衰落,最后“唯得衣食租税”的往事。满城汉墓出土的铜器铭文和封泥中,包含了很多官名(处所),可以印证西汉诸侯国“百官皆如朝廷”的史实。雍容华贵的车饰、马具、仪仗,彰显了以刘胜为代表的西汉诸侯王的赫赫威仪。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饼、五铢钱为了解汉武帝时期的铸币情况提供了充实的论据,也可一窥中山国乃至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三单元 “长乐无极”分为“居设”“文房”“妆·饰”“宴饮”“养生”五组文物,讲述了顺应时局、不理政事的刘胜和王后窦绾在封国内的逍遥生活。刘胜和王后窦绾均有舞文弄墨之好,尤其是刘胜极擅文赋,代表作《闻乐对》《文木赋》皆受到后人高度的赞赏;他们喜游猎和宴饮,华丽的幄帐、精美的饮食器常伴左右;他们懂欣赏,有品位,家居摆设、妆具、饰品表明他们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他们注重养生保健,中山国先进的医疗器具保障了他们的健康长寿。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炉形铜灯、、玉人、蟠虎钮方形玉印、“私信”蟠龙钮圆形玉印、“窦绾”铜印、花形悬猿铜钩、铜朱雀衔环杯、幄帐构件、熊足铜鼎、蟠螭蕉叶纹提梁铜壶、铜链子壶、行酒令钱、错金银镶嵌铜骰、铜说唱俑、“医工” 铜盆等。

第四单元 “因山为葬”,讲述了刘胜和王后窦绾人生的最后归宿——长眠于满城陵山。依山开凿的满城陵山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这种“因其山,不起坟”的埋葬方式是效仿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陵墓的布局模仿了地上的宫殿,有象征厅堂的中室和象征卧室的后室及附设的浴室(侧室)。墓道两侧还有车马房和库房。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除了精心设计的地下宫殿,刘胜夫妇还试图借助金缕玉衣、镶玉漆棺来实现永生不朽的愿望,但“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终究只是幻灭的神话而已。这一单元的重点展品是铜顶门器、载柩车构件、刘胜棺上的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刘胜椁上的镂雕龙凤纹银铺首、刘胜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镶玉漆棺上的玉璧和圭形玉饰等。


第五单元 “发现靖王”仿若倒叙一般,回顾了满城汉墓的发现、发掘过程,阐释了满城汉墓在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现了50年来关于满城汉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满城汉墓的发现、发掘正值特殊时期,地方机构已经瘫痪,考古工作者和部队官兵们在非常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中国考古史上最艰苦的一次重大发掘。作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中国考古史、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50年来,关于满城汉墓的研究不断深入,硕果累累。满城汉墓的陈列展示也在推陈出新,重点文物多次赴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展示,不仅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更彰显了大汉风采。


本次展览不求面面俱到地展示满城汉墓考古发掘成果,而是在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力图以一种崭新的散点透视的方式解读满城汉墓文物,并在最后的单元中力图聚焦中山靖王刘胜,为我们揭开刘胜真正的面貌。通过三条线索:一是通过满城汉墓出土的煌煌器物展现西汉盛世时期自信进取、富于创造的时代风貌;二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勾勒出大时代背景下的刘胜的人生轨迹,希望突破以往人们对汉代诸侯王“生活奢靡”的片面认识,还原一个多面的“大汉藩王”——刘胜;三是对50年来满城汉墓的研究和展示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力图使观众感受到西汉盛世的壮丽风采以及丰富观众对满城汉墓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与认识。


整个展览既体现新的学术成果,又更为贴近观众,更易为观众所接受。通过文物说明、图、表、画、视频、二维码、语音导览、交互触摸屏等多种方式,解读文物内涵,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28日。
编辑:杨岚
关键词:满城 汉墓 考古 西汉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