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这件承露杯 述说“长生”和“养生”的往事
世人公认西汉南越王墓玉器是汉玉高峰。在琳琅满目的出土玉器中,有一件“承盘高足玉杯”非常特别。在今天所见的同时期文物中,它是独一无二的。透过它,那些有关“仙丹”“药石”“养生”的故事,重新被提起,被讲述。
文/图:广州日报
她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玉器是德行象征 也是养生宝物

铜承盘高足玉杯
汉代装饰流行用玉。南越王墓出土玉器244件(套),其中装饰玉多达140余件(套),分为玉容器、玉带钩、玉佩饰、玉剑饰四大类,充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玉技艺,被认为是西汉玉器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与之相比,玉容器的数量就少得多。当然这也是汉代随葬玉的普遍现象。全国数以万计的汉墓出土,发现的玉容器不过十几件。相对来说,南越王墓出土的5件玉容器——4件玉卮(即一种玉杯,主要用来盛酒)、1件玉盒,已经算是非??晒鄣姆⑾至恕8慰?,它们件件艺术个性鲜明,雕琢技艺精湛,绝对是汉玉精品。
玉容器中的这套承盘高足玉杯通高17厘米,出土时放在南越王棺椁的头端,由高足青玉杯、游龙衔花瓣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底下本有一个木座,可惜已经朽坏。它共由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作成,工艺精巧,造型奇特。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世界上特别重视玉的民族中,只有中国人把玉上升到人品、人格、天地和谐的高度,延伸到文化、哲学、人与人关系的层面?!澳惴?,不管新华字典也好,康熙字典也好,凡是有玉字旁的,绝对都是美好的东西,绝对不是差东西?!庇袷悄芄淮碇泄车奈幕?。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本身也是玉石之路。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所有早期的区域文化中,玉的因素都非常突出且重要。
吴凌云还指出,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这批从数量、品种到工艺上都“空前”的玉器,和其他大量随葬品“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南越国的政治、文化、生活面貌,改变了世人认为百越乃蛮荒之地的印象”。其玉料属透闪石质,有些玉料应该来自今新疆地区。但玉衣、玉璧等制品来自广东曲江的可能性较大。曲江石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与南越王墓玉衣片的玉材相似。古书中记载“曲江县东有玉山,卉木滋茂,泉石澄涧。相传云昔有人采玉处”,也是印证。
除了哲学和道德方面的内涵,玉也被认为对健康有好处。用玉容器食用东西,本身就是一种高端的养生方式。
五色药石到底是“不死丹药”还是“长生药”
在南越王墓中出有五色药石的实物,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件承盘高足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秦汉统治者迷信神仙,认为服食甘露玉屑可以长生不老。南越王墓墓内西耳室的西侧墙根,首次出土了五色药石的实物,包括紫水晶173.5克、硫磺193.4克、雄黄1130克、褚石219.5克和绿松石287.5克,为研究2000多年前中国炼丹术发展提供了实证。此外南越王墓里还发现了一些用途难以判明的铅丸和丹砂,如西耳室药杵旁两堆共528个小铅丸。铅丸直径1.8厘米,单个重31.5克,制作精细,大部分中间有一个不穿透的小圆孔。有专家推测它们可能也和丹药有关。
从嫦娥奔月到唐僧取经,都是“长生不老”观念的反映。但这些“五色药石”真的是“长生药”吗?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维一在其《南越王墓出土五色药石研究》的专文中,从药理的角度详解了这批“五色药石”的性质,得出结论:“南越王墓出土的该套五色药石,其组成物质多数有药用价值,定名为药石是准确的?!绷蚧恰⑿刍埔┬晕氯龋捎糜谛楹ⅲ霍魇?、绿松石似对肝脏有养护作用,“至于五味综合的效果,由于无法从发现时的各成分重量分析配药的比例,因此很难得出其对人体的直接作用与影响,但是毫无疑问,由于雄黄及硫磺的存在,该药石如长期久服,必对人体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作用。是利是弊,视乎墓主当年如何服用?!?/p>
他进一步指出,从出土位置、时代背景、史料记载等诸方面综合考虑,这批药石也可推测只是被视为普通药物之用。比如,“该套器物出自南越王墓随葬品最多、最丰富,亦可说最杂的西耳室,如视为长生不老之仙药,既如此珍贵,从常理说,不应放置于此,而以主棺室为宜。主馆室中墓主棺椁足箱中恰恰出土一银盒,而此物是被墓主人作为药盒使用,出土时,盒内仍有半盒药物……为何重此(银盒中之药)而薄彼仙药(五色药石)呢?”而且,西耳室药物类随葬品除五色药石外,还有两套捣药用的铜铁杵、臼和羚羊角、中草药材等器物,铜铁杵、臼就出土在五色药石之旁,“可见,五色药石被当做普通药物对待更合情合理?!倍宜堑淖楹嫌搿熬洹卑姹镜摹俺ど迸浞角鹨埠艽蟆:苡锌赡埽拔迳┦敝讲皇悄显焦硕来?,而是受中原医学文化影响,并非汉代人追求长生不老之“仙药”。
玉杯承露的传说
迷住了很多古人
无论“五色药石”的作用究竟为何,玉杯承露的意义当无异议。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类似用品,应该算是稍后的汉武帝制作的承露盘。汉武帝雄才大略,却又爱好“神仙”之说,听了方士们的话,在建章宫西南部建造“承露盘”,以承接甘露。《史记》里说:“又作柏梁(台)、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薄锻防锼担骸白鞒新杜蹋叨?,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露,和玉屑饮之。”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
这个承露台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曾经想迁到洛阳去,但是没成功,“盘折,声闻数十里”。于是后来他在洛阳重建了承露盘。唐代诗人李贺因病辞职由京师长安赴洛阳途中,感于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触景而生情,作《金铜仙人辞汉歌》,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后代帝王往往在皇家御苑中建立承露台。今天在北京北海,还能见到石刻的遗物,一般认为应当是乾隆时期根据汉武帝承露台的故事而修建的。圆明园中本也有一座更大的承露台,但毁于英法联军之手。现在立于园中的,是1989年按照清代藏图重制的。
除了这件承露杯,南越王墓玉器也都是雕工精致,技术多样,布局灵活多变,既继承了传统的以对称为美的布局,也有所创新。从纹饰和风格看,带有许多东周玉制品的特点。玉龙、玉盒等器物有修补和钻孔的痕迹,据说有不少是当时的传世品,也说明使用者对之的珍视程度?;褂幸恍┑募庸な址ǚ浅G擅睢H缤蛴褙从删趴槎懒⒂衿鸵桓鲻探鹜蜃槌?,按吴凌云的说法,是“先将铜框加热,然后把打磨好的玉片镶嵌在铜框里,待铜框冷却以后,将玉片铆合牢固,形成一个九棱圆筒体”。这些精美的玉器,都是当时的工匠在有限的加工条件下一点点琢磨出来的,堪称汉代玉器的大观。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南越王墓玉器 承盘高足玉杯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