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冲锋,在反贫困的最前线——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村党支部书记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题:冲锋,在反贫困的最前线——记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村党支部书记
新华社记者
他们是离中国贫困群众最近的人,在缺水缺土的贫瘠之地,润泽民心、扎根人民;
他们每天行走在最艰险的道路上,在大山重重的偏远之地,向山而立、扛起重任;
他们征战于没有硝烟的激烈战场,在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冲锋陷阵、愈战愈勇;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一个个村党支部书记就如同一面面旗帜,飘扬在一个个脱贫攻坚战场上。
此时此刻,中国反贫困斗争进入到决战决胜阶段。村党支部书记们正在最前线发起最后的冲锋……
他们是领路人
——想贫困群众之所想,带领大家闯出一条路
贵州省罗甸县麻怀村所处的地方,被称为天坑。
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的雄奇景象,可被水溶蚀的特殊岩石大量沉积,上亿年滴水穿石的塌陷,形成这样一个个特大漏斗。
千百年来,麻怀村被锁在天坑里。
见到麻怀村村支书邓迎香时,她正坐在村口麻怀隧道与香菇大棚之间的垭口上,欣慰的目光凝视着一辆辆小货车、摩托车穿行隧道。车上载满外卖的山货。
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幅再平常不过的乡村图景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石破天惊?!
27年前,邓迎香嫁到麻怀村,15公里山路,走了8个小时。这时的她,还无法想象横亘的大山如何摆布她的命运——
山路迢迢,3个月大的儿子“小红球”没等送到医院,就在丈夫肩头停止了呼吸;一家人失望离开大山外出打工,第一任丈夫却不幸在瓦斯爆炸中遇难,不得不带着孩子返乡……
18年前,农村电网改造,电线杆运不进来,村里要凿一条出山隧道。没有多少人赞同。
邓迎香站了出来,她和乡亲们点起蜡烛、煤油灯,抡起洋镐、大锤、钢钎,开始“凿”路。整整5年,倾尽全力,隧道通了,但最窄的地方只能过一个人和一匹马,最低处人要趴着穿过。
人可以通过,车却无法通行,致富的路还太“窄”。
当看到女儿出嫁时摔在隧道里,穿着白色婚纱狼狈的样子,多年被山围困的辛劳、痛苦、无奈,让邓迎香心中最终爆发出山一般的信念和力量。
“今天我邓迎香发誓,我就是用手挖、用牙啃,也要啃穿一条路!”
没人支持她。邓迎香独自举起锄头再次走向大山,从麻怀村的一个巧媳妇,变成“女愚公”。
村民被她打动、县里资金支持……宽敞的隧道修通,邓迎香带领麻怀村600多名村民,从被大山摆布,到真正成为大山的主人。
不少中国贫困的土地上,大自然犹如一支神奇的笔,画下变幻的地貌,也堵住了出行的道路,一代代人被迫与贫困为伍。
对脱贫攻坚最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来说,在这种阻隔、闭塞、围困,有时甚至是一无所有之下,带领村民们挖出一条道路难,而找到一条发展致富的道路更需要多少智慧与勇气?
2014年6月3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毁了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
这个本就贫困的小山村,“田地冲毁了,房子倒塌了,粮食被水泡了,村民一贫如洗,当时真是绝望。” 村支书左文学回忆。
多少次了!村民们向贫困发起冲锋,但每次轻微的市场波动和天灾都会将全村打回原形。
左文学带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用烟熏黑了一间会议室,经过了无数个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夜晚。
终于有一天,在炎炎烈日下,一次决定塘约命运的干部会召开。
“单打独斗没有出路!”
塘约村确定了强弱联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并立下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誓言。
仿佛心中早有的愿望,在夏日苏醒了。
随后,这个小山村,开始了一场大探索。
在集体经济撬动下,塘约村改革不断:
实行“红九条”“黑名单”等管理制度,推动农村产权、金融、社会治理改革;实施农村集体财产权“七权”精准确权,为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规?;⒄勾丛焯跫蛔榻ǜ九匆盗匣?、红白理事会、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等,优化配置全村人力……
短短两年时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4000元提升到10030元,村集体收入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220多万元。
在村里举行的分红和脱贫庆祝大会,鞭炮声中,左文学躲了起来,“哭得停不住?!?/p>
为激励后人,左文学把“穷则思变”四个字印在塘约村对面的小山上。
这就是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村党支部书记。
他们是一直在路上的人——
云南昆明东川区汤丹镇,全镇境内峰峦叠嶂、山势陡峭,用当地人的话说,整个镇就像是挂在山梁上。
2018年4月26日,一个依旧忙碌的日子。天刚蒙蒙亮,中河村党支部书记、镇扶贫干部吴国良便坐车匆忙出发,这一天,他要访四个村,行两三百公里山路。
达朵村是吴国良的老家,父母住在村里,听说好久没回家的儿子来了,母亲早早准备了一桌饭菜??晒ぷ魈?,吴国良走的时候都没来得及进去看一眼。母亲追出门,只看到他远去的背影。
下午五点,吴国良走访完三家村的唐元龙老汉家,天色已晚,但还有一户人家没走访。
“天不早了,吃完饭再走吧!”
“不了,还要去下一家?!?/p>
告别后,唐元龙老两口刚转身回屋,忽听到门外一声巨响。吴国良乘坐的车子滚下了山崖……他走了,只有32岁。
他们是领路人——
水要从河流中取、全村没有蔬菜店、高寒缺氧致风湿病和心脏病等高发……西藏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是羌塘国家级自然?;で诵那囊徊糠郑骄0?000米以上,这片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频频出没的地方,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出路在哪?易地搬迁!
可故土难离。村党支部书记达顿挨家挨户做工作,有的人家甚至去了10多次。终于,说服了所有村民。
搬迁前一晚,拿着扩音器,达顿事无巨细安排事项:
路上有一名孕妇怎么办?途中将有医护车和医护人员全程护送。
村民的牛羊今后怎么办?安排专人留下放牧,乡亲们可以把牛羊交给合作社,获得收入……
2018年6月,村民在达顿的带领下,与整个荣玛乡的群众一起跨越上千公里,从藏北高原南迁至拉萨堆龙德庆区安置点,这次搬迁成为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他们是贴心人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需要信任
轰隆隆的声音戛然而止。
河北省新河县申家庄村的郭秀英在挖掘机前一坐,刚启动不久的村道路硬化只得停止。
道路硬化,是村支书史凤水的命。
他刚上任的时候,村集体账户上只趴着两毛七分钱,外面还欠着10多万元。修路的80多万元是史凤水四处跑、东拼西凑得来的。
史凤水是个能人,多年在外,在国企干过,自己做过生意,他回村任支书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垫钱把坏水管改造了,解决了大家的吃水问题。
接下来就是村里道路硬化。史凤水糖尿病加重了,每天都坚持到现场,晚上再回去输液。
可郭大嫂不管这些。她家房子在村最西边,为了排水,路中间修高,下雨天水就得往她家流。
史凤水赶来了。郭大嫂把一肚子委屈都说给了这位“当家人”。
“我们给您加固一下地基,怎么样也不能把您家墙冲垮了。沙子水泥,就算真用一百吨我也不心疼呀?!?/p>
“嫂子,真冲垮了,别看村集体没钱,我出钱给您修,您去大队里住,修好了您再回家?!?/p>
……
两个多小时,边开玩笑边谈心,边唠家常边劝慰。
郭大嫂服了村支书。
一个月后,全村5条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全部实现硬化,村民们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大家兴奋地敲起锣、打起鼓、放起炮。史凤水却突然语塞了,瞪着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
走村串户的采访,记者听到不少基层党支部书记帮助贫困群众的故事,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理发——这是云南勐海县曼班三队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和三名队员绞尽脑汁,想出来与村民亲近的法子。
曼班三队是一个拉祜族聚居的寨子,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属“直过民族”。就在10多年前,整个寨子17户人家仍住在深山里,刀耕火种、狩猎为生。
当地政府投入大笔资金为他们在山下修路建房。搬出来没多久,村民们又集体跑回“老窝”,守着茅草房靠山吃山。
7年前,政府再次把这个村整体搬迁到交通更便利的地方。2015年,专门派了“四条汉子”来把他们“稳”住。
看到村民们躲在树后张望生人,普通话甚至是方言都不会讲,罗志华犯了难。琢磨了好几天,他想出了给村民免费理发的法子。
这个法子灵,村民们慢慢来了。看到自己杂乱的长发变成清爽的短发,乡亲们笑了。关系熟络起来。理完发,再教村民洗澡,罗志华干脆和男村民一起洗。
认识数字、数位、写自己名字……罗志华和队员们把适龄孩子全部送到学校,又在村里办起夜校,目标是确保15岁至30岁左右村民能简单识别汉字、会简单的算术、用简单汉语交流。
今年8月一天,罗志华突然收到一个村民发来的微信:“老罗,吃饭了没有?”激动得他差点蹦起来。
如今,跟着罗志华,村民们学会种菜、养殖,每家每户养起了小耳猪,多的人家养了十几头,每头能卖千余元。
做一名让群众信任的党支部书记,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能一心为民。
然而,对甘肃临夏州东乡县拱北湾村第一书记吴佰顺来说,却干了一件“得罪”村民的事。
2018年春季开学第三天,拱北湾村村民齐整整集中在村委小院里。庄严的国徽高挂在屋檐下,一辆当地人民法院的车停在院子里,针对村里几户家长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案件,巡回法庭开庭审理。
马一不拉黑木和几位村民当庭认错悔过。村民们七嘴八舌,原来不让孩子上学违法不光是嘴上说说啊。
吴佰顺上任以来,为因灾、因学、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争取帮助;给村里拉项目、修路,带着村民到处“找钱”,村子一天天有变化。但看到村里总有辍学的姐姐背着弟弟、本应拿笔的小手却到饭馆端起盘子,吴佰顺觉得扶贫要更往根子里抓。
东乡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3.2年,有人甚至连自家存折到期了都不认识,经常到银行问。
2018年春节刚过,吴佰顺带着村干部不厌其烦做辍学孩子家长的工作,见人就念叨读书才能真脱贫,但收效甚微,一些家长借口家里没人做饭、孩子不爱学习、要照看弟弟妹妹等推脱。就拿马一不拉黑木来说,吴佰顺把他家里炕头都快坐塌了,他仍坚定认为“上学不如打工”,把刚上初中的儿子送到餐馆打工。
吴佰顺下决心诉诸法律。巡回法庭一宣判,全村人都上了一课。自此,村里适龄孩子全部归校,精神面貌很快发生改变。
“项目富一代,教育富百年?!蔽獍鬯呈媪艘豢谄匀褐谟泻么Φ氖?,“得罪”人也得干。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脱贫攻坚 村党支部书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