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龙,是怎么来的?考古学家告诉你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翻唇神兽怎么传到草原上的,而且它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是在伊朗发现的,也是游牧文化,而且时代比较早,可能是在春秋时期,这个可能是我现在找到的最早的在国外的一个翻唇神兽了。

实际上在希腊文化里面有一种小神兽叫科特斯,它跟我们的龙很接近,其实也是小猪头,挺可爱的。但是它是一个蛇的身体或者鱼的身体,然后长着鱼鳍,还有翅膀,这都是西方文化的特点。它是不是也受到了中国文化、龙的影响?以后还可以做研究。
到了战国晚期的时候,在草原地带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翻唇神兽,比如说在内蒙古阿鲁柴登一个游牧人的墓葬里面出的金器。草原文化有三要素,一个就是马具,他们天天骑马。还有武器,弓箭、战斧、短剑是比较通用的,一般都有。
另外就是动物风格艺术。这件器物就属于动物风格艺术,也叫野兽纹,或者动物风。你看这个动物的头,它上嘴唇是不是翻的?

这是一个游牧民族首领的王冠,上面是一只老鹰,但是我们在下面可以看见一个可爱的翻唇神兽 。它的嘴唇也是翻起来的,其实就很接近龙的头了,只不过它到了草原上因地制宜,结合了他们喜欢的动物。这个动物比较像狼,是由狼的形象改变而来的。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典型的一个翻唇神兽。在河北易县燕下都,也就是燕国的都城里面有一个墓葬,里面发现大量的游牧民族的金器。这里表现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一边就知道,它是对称的,一头老虎,还有一头典型的翻唇神兽,它们在共同撕咬一匹马。

能看得出来吧?老虎咬着马的头,翻唇神兽咬着马的背。这是一匹可怜的马,但是它仍然很淡定。这种动物撕咬的主题,也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之一。
这个手不是别人的手,这是我的手。这是在哪拍的呢?是在很遥远的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就是冬宫博物馆,它收藏了大量在草原上发现的这些文物。

这个文物出在我们新疆北边的俄罗斯的阿尔泰山,那里有一个文化叫巴泽雷克文化,里面就有大量的翻唇神兽。红色的地方,是中国的漆传到那儿了。而且这个墓里面还出了中国传到国外的丝绸,还有铜镜,所以这是早期草原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考古证据。
下面这个时代是公元前五到四世纪,这是彼得大帝的宝藏。因为原来那个地区的人盗墓,挖了好多金器,那些人就把金器熔成金块,换酒喝去了。有一个牧场主比较有心,就收集了一些,后来刚好彼得大帝过生日,他就把它们作为礼物送上去了。

彼得大帝是什么人,眼光太高了,人家出国留学去学造船什么的,什么没见过呀,他一下就发现这是特别好的艺术品,是游牧文化的代表,所以就说以后你们不能再熔了,找到这个东西就交给我。然后他收集了一批黄金艺术品,叫彼得大帝宝藏,专门在冬宫博物馆有一个屋子展览,要去看还很难。
这个就是特别典型的一个翻唇,它长着鹿角,但是鹿角也是格里芬的头。

我们又回到阿富汗席巴尔干的黄金冢,这里面可能至少有三条龙。这是一个带扣上的龙,还有一个是剑鞘上的龙。

这个剑鞘上也有一个,比较像猪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批珍贵的世界级的文物,包括其他几批,昨天正在深圳博物馆开展。它最初是中国故宫费了好大的劲从阿富汗引进展览的,后来在敦煌、成都博物馆、郑州博物馆都展过,现在是在深圳博物馆,应该还会在中国待一段时间。
因为这批文物是流浪的孤儿,它有很曲折的身世。当年因为塔利班把阿富汗给统治了,所以考古人员和博物馆就把这些珍贵的文物赶紧装箱,然后藏到国家银行的地下金库里面,只有几个人知道。后来塔利班也一直在打听这个事,有的人还为此献出了生命。
烟消云淡以后,好多人都以为这批文物就像巴米扬的大佛一样没有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但是最后人们发现它居然还在人间,所以故宫的展览就把它叫“浴火重光”。
这批文物是非常地命运多舛,而且它还一直在国外巡展。因为它不能回国,现在阿富汗国内局势还不太稳定。本来有另一国家要接着展,结果也接不了了,最后我们中国人帮了他们一把,就一直在中国展览。也许还会到上海来展,如果有机会我想大家总能逮到一次,一定要去看,这是世界级的文物。


还有一个证据,迦腻色伽是贵霜帝国伟大的帝王,他的一个石雕像的剑下面就有一个翻唇神兽。
另外就是在所谓的犍陀罗地区,丘比特他骑的神兽也是翻唇的,所以说翻唇神兽在中亚这一带,在犍陀罗、印度、巴基斯坦也非常流行。

讲完了起源于中国龙的翻唇神兽,我们再讲一个完全是来自西方文明的神兽——格里芬。

应该说它是希腊文明里最典型的神兽,但这个格里芬神兽源远流长。它是这个样子的,有一个鹰头,但是长着两个尖耳朵,然后有鱼的鳍,是狮子的身,还长着翅膀。你一看到这种神兽,或者做梦的时候见到,你就叫它格里芬,你好。

这也是席巴尔干墓里面出的一个印章,它也是刻着典型的希腊的神兽。拜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所赐,希腊文化传到了中亚,有了希腊化时代。

实际上大家只要看过《哈利波特》就会比较熟悉,哈利波特在电影里互动的那个神兽就是格里芬神兽。它的前脚是什么?大家不太注意吧,它前脚实际上是鹰的脚,后腿应该是马的腿,所以这个格里芬跟希腊的那个格里芬还不太一样,那是狮子的,这个格里芬就特别帅。
哈利波特骑的更像阿尔泰山巴泽雷克文化里面的格里芬,到了这个地方,它就变成了马的身子或者是鹿的身子。

因为巴泽雷克在高纬度地区,所以人埋在独木棺里面马上就会结冰,被冻起来了,所以这里面所有的有机物都保存到了今天,特别是人的皮肤。后来考古学家发现这儿的人太酷了,他们在身上全部都文上了格里芬的形象。


这是保存的一段皮肤,你看人家这文身多酷,你们有文身的是不是一看这个就觉得自己比较卡哇伊了。你们也可以换上这个,这多酷。我就知道有一个美国的年轻人,他真的就在身上文了这个图案,回头率100%。
在中国北方也有,在内蒙古的墓地里面,原来是金箔的。

到了秦代中原地区他们也特别喜欢这种神兽,可见神兽人人爱。这应该是一个武器,是戈或矛的末端,叫鐏。也是一个格里芬的形象,还镶嵌了一颗蜻蜓眼玻璃珠。

在山东章丘洛庄汉墓,也是一个高等级的墓里面,一件当卢上也出了这么一个图像,它也是以格里芬的头作为结束。

这个就比较典型,跟草原上的几乎一样,风格都是一样的。这是鹰头,但是长着尖耳朵。

这个在江苏,离这里很近了,是典型的汉代鎏金铜熏炉。下面的这个小支架也是三个可爱的格里芬,可见汉代的人多么喜欢神兽。


远古的时候人类都喜爱大自然,认为人跟大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叫天人合一。也特别喜欢动物,不单是草原一带的游牧人喜欢创造这种动物,文明古国也喜欢创造这种神兽,因为人都想拥有像动物一样的特殊的本领,比如能在天上飞、能下水等等。

左边是亚述帝国里的神兽,是在两河流域的。中间是狮头,但是用青金石做的翅膀。右边是一个狮子,但是长了牛角。
这些都是人类的一种想象,是对自己的一种希望,能更高更强更快,跑不动就锻炼,再不行有的人还会偷偷吃点药,实在不行我们就创造一种神兽来代表自己,我能做到,I can do it。
这个力量是很强大的,尽管人这样折腾还是飞不起来,但是我们后来发明了飞机、潜水艇,所有的这些愿望都实现了。所以想象很重要,不要让任何东西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这是古代伊朗的神兽,也是长着翅膀,也有格里芬,连个羊都要让它长翅膀。

所以也就是说,中国的龙是中华民族在很早的时候,作为激励自己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这个形象影响到草原地区,草原人民也很喜欢,然后通过草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西方来的格里芬也是通过游牧地带、游牧人传播到我们东方,最后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像翻唇神兽、龙、格里芬,这些神兽就是我们人类在历史中意志力、想象力的一种结晶和一种精彩的呈现,成为我们今天共同享有的一个文化遗产,继续地激励着我们走得更快,飞得更高,想得更远。
郭物,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庭故城考古工作队领队。
编辑:杨岚
关键词:神兽 文化 翻唇 形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