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中国网络文学进入"品质为王"新时代
主持人:杨 鸥(本报记者)
嘉宾: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 祥(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夏 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教授)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数量膨胀的规模扩张期,开始进入“品质为王”新时代。提高作品质量、突破自我阈限,才是未来网络文学整个行业所要追求的目标。
●主流化是今天网络文学的新常态。3.78亿网文读者,600余万网文作者,每天新诞生1.5亿字等的数量级,以及它在新文艺发展方向、文化产业支柱等方面所体现的重要分量,使它在党和政府关心治理下,最终在20年中铸就了从边缘草根到主流中心的时代角色位移。也因此,今天网络文学的精品化诉求、现实题材增量、作家主体塑造和责任感、使命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
●在大众文艺谱系中纵向比较,网络文学的成绩已经超越了明清小说,横向比较,网络文学可与好莱坞电影相提并论。
中国网络文学从最初进入公众视野,到如今的蔚为大观,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网络文学20年有哪些发展?有什么得与失?本报记者日前就此与几位网络文学研究专家进行对话。
显示出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主持人:网络文学已走过20年,请谈一谈网络文学起步至今有哪些发展?
欧阳友权:从当前的发展状貌看,我国网络文学已步入发力前行的新拐点。这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网络文学的“野蛮生长”状况开始改变,在得到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后,这一新兴文学开始进入主流意识形态规制下的有序发展阶段。从“山野草根”和“技术丛林”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已经不再是“赤脚奔跑的孩子”,而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数量膨胀的规模扩张期,开始进入“品质为王”新时代。我国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数以千万计,每年的增量数以百万计,因而,无论作品存量还是新作的增量,都已不是网络文学关注的重点,而提高作品质量、突破自我阈限,才是未来网络文学整个行业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是网络作家的关注度和文学地位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作为自由职业者的网络作家,已经被纳入“新社会阶层人士”,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夏 烈:今天的网络文学比之初期的网络文学,它的一大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属性。这也造成网络文学的主流就是类型小说,这是最符合大众阅读消费、也最利于市场化包括产业链改编的。一方面,商业征用了网络创作的大众性,比较完美地塑造着作为IP概念的网络小说的链条、流程,推高了今天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制约甚至局部腐蚀着网络创作的某些自由和质地。这就要求我们作者、读者和评论家都要有更高的认识和智慧去作平衡,在商业和创作之间构建奇妙的张力场。
此外,主流化毫无疑问是今天网络文学的新常态。3.78亿网文读者,600余万网文作者,每天新诞生1.5亿字等的数量级,以及它在新文艺发展方向、文化产业支柱等方面所体现的重要分量,使它在党和政府关心治理下,最终在20年中铸就了从边缘草根到主流中心的时代角色位移。也因此,今天网络文学的精品化诉求、现实题材增量、作家主体塑造和责任感、使命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已经并将进一步影响到网络作家创作和未来发展趋势。
王 祥:网络文学经过20年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已经迅速地、自发地走向了世界,赢得世界各地读者的强烈追捧。如果我们所说的网络文学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大众文学,在大众文艺谱系中纵向比较,网络文学的成绩已经超越了明清小说,横向比较,网络文学可与好莱坞电影相提并论。
明清小说也就有几十个留下名姓的作者,而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世界范围内近10亿的读者,作者不计其数,有独立品质的作品不下几百部。网络作家们受过现代教育,与明清时代视野狭窄的小知识分子不同,他们更有人类文明的视野、更懂得怎么展现自己的才华,以当代中国人的创造能力,网络小说成绩超过明清小说是必然的。分类型来看,言情类小说超越《红楼梦》有很大难度,但是历史小说《上品寒士》《雅骚》这样的雅文,是接续了《诗经》楚辞、魏晋诗赋、唐诗、宋词与《红楼梦》的血脉的,呈现了华夏文明的高贵、自由的精神倾向,追求美与和谐的文化情致。
而以故事情节的精彩、对人性的挖掘、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等因素的考量,优秀作品如《间客》《择天记》《星辰变》《盘龙》《神墓》《完美的世界》《佣兵天下》《恶魔法则》《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等,比之于明清神魔小说,它们联通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更为顺畅,赢得读者的代入感、认同感更为强烈而明确。这些作品帮助读者塑造自身人格,这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把网络奇幻小说与美国奇幻电影、还有美国游戏动漫进行比较,可以了解网络奇幻小说的世界观、角色想象、故事情节的动力要素,来源于何处,又在哪些地方有所创新,从而帮助我们了解网络文学的进步,了解文体类型与角色原型的发生发展规律。网络小说里魔兽角色很多,品种多,功能多,形态多,可以说是继承了西方奇幻文艺与游戏的魔兽概念。
以东方神话背景、角色原型为资源的玄幻小说、修真、仙侠小说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神话思维与神话传奇故事形态??梢运担曰孟胛睦辔<翁闹泄缧∷?,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大众文艺领域的竞争对手,这是网络文学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所显示出来的中国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主持人: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格局有怎样的改变?
夏 烈:网络文学的出现和繁荣,倒逼当代文坛思考一系列重要问题,比如: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文学与大众文化时代的关系;“五四新文学”到“新时期文学”传统与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为标志的新兴传统间所形成的反思性张力;网络文学中的“中华性”与何谓中国文学的问题,等等。网络文学用丰富的实践和顽强的活力,指引我们的当代文学研究回复到更广阔和原初的问题领域,思考文学的发生、意义、联系。中国当代文学是正在发生发展和反复定义的动态过程。
从目前文坛格局来看,确实存在着纯文学、大众文学等细分结构,网络文学主要属于借助市场机制和普通读者的大众文学。但这种分法也不是绝对的,时有打通壁垒、出入彼此的作家作品,这关键在于创作者主体的心志和水平。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擅于借用新的强势媒介的作家作品群,在时代的传播力上无疑具有优势,也更可能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学格局。
王 祥:既往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大众文学创作偏弱。而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整个当代文学的版图,它上接华夏神话、明清小说的传统,弥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之间的断点,外接世界各地古典神话以降的大众文学,在网络文学内部融合了世界文化资源,创造出超越各民族地区神话传统的人类新神话。网络文学在文化视野上更为开阔,与好莱坞电影一样,呈现出“文化全球化”主力军的面貌。在当代文化的内在精神版图上,网络文学所代表的中国大众文化开始向整个世界传播,中国网络文学的创造力将会不断为更多的人接受。
欧阳友权:前些年评论家白烨用“三分天下”来划分当代文坛,即以文学期刊为代表的纯文学、以图书出版为标志的市场化文学,还有就是网络文学。但在今天,文坛格局已经演变为“三分天下、一家独大”了,即无论是创作者队伍、作品数量,还是读者群体、社会影响力等,网络文学都堪称“一家独大”,要谈论今日中国的文学,网络文学已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节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对45家重点网站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各网站原创作品总量高达1646.7万种,其中签约作品达132.7万种。由网络小说下载出版的纸质图书6942部,改编电影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
主持人:网络文学能否经典化?如何达到经典化?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可以经典化,也应该经典化。但经典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需经过读者的检验和历史的甄淘。要实现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作者在站位上须有对文学的敬畏感,树立精品意识,以工匠精神创作精品力作;二是注意从传统文学创作经验中汲取营养,追求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和点击率;三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助推网络文学走向精品化,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文学优秀作品推介、网络小说排行榜等,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
王 祥:网络文学要说经典化,不能简单直接地要求网络文学向所谓“传统文学”靠拢,特别是不能在创作方式、创作手法上,让网络文学放弃自身所长而学他人所长,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是在东西方神话、明清小说、世界大众文学、好莱坞电影、美剧、游戏动漫这个大众文化谱系中发生发展的,其想象——创作资源是共同的,创作方法与写作策略继承了以往的大众文艺的鲜活有效的传统,而思想伦理的表达也有自身规律,网络文学有大众文艺的经典谱系可以学习,可以要求网络文学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在艺术上追求完善,更有效地为读者服务。但是不能脱离大众文艺的创作规律,把它改造成另一种形态。
夏 烈:我认为可以经典化。大量的中西文学史经验告诉我们,经典是可以被构成的。除了文学日益形成的一套艺术和技术标准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的力量、选择方式,比如建国后文学史的“鲁郭茅巴老曹”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遭遇的另一种改写和扩张,提出调整加入沈从文、金庸等的建议版本,这意味着一时代之经典是可以被不断构建的。
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同样是发展的自然需求。长时间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创作潮会形成历史刻痕,会出现精品佳作,读者会有记忆、情感和诉求提出经典化的舆论场,学者评论家就有义务商讨和选定比较靠谱的代表文本名单。这种情况在网络文学20年的今天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像上海市作协就牵头搞了“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优秀作品推介榜单”,得到了读者和业界的一定认可。
网络文学经典化,一是要更加明确其评价标准和评价坐标。二是要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化自觉,这样不会把网络文学贬低和误读,实实在在根据中国创作现实思考、构建、引导、提升。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经典指定,要进一步文本细读,进一步理论阐释,然后以比较像样的面貌进入高等教育教学,完成其经典化。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网络 文学 中国 创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