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仙侠”不可架空现实伦理
自2003年《诛仙》出版以来,网络仙侠小说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迅速发展,涌现出《仙剑奇侠传》《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一批拥有众多粉丝的作品。而且,自2005年第一部仙侠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播出以来,仙侠剧蔚然兴起,最近几年成为荧幕主流?!度朗锾一ā吩诮衲暌欢扰琶缡泳缡帐勇实谝唬绮シ帕客黄瓢僖?,热度与影响可见一斑。
可以说,当年红极一时的《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的市场份额,今天已被仙侠剧占据。而先前对穿越剧情节怪异、人设荒唐的批评,对于仙侠剧同样成立。只是仙侠剧“聪明”地架空了历史,而不是穿越历史,因此避开了不尊重历史的指责。而且在架空的世界里,仙侠剧更加放开手脚,让仙界魔境里充斥着各种怪兽灵禽、山精海魅,高颜值的男女主人公在唯美的镜头下历经百世千劫,追求着超越现实世界羁绊的爱情。
综观网络文艺,无论穿越剧、仙侠剧还是同类题材的网络文学,其共同的创作思路都是架空现实,因而为受众提供一种逃避性的、宣泄性的视听享受。问题在于,网络文艺是否可以因此回避现实伦理?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单恋主人公夜华的昭仁公主素锦,先是嫁给了夜华的爷爷天君,又由天君许给夜华做妃子。夜华对素锦很厌恶,但对素锦这名义上的“奶奶”身份却并无反对。这处明显违反人伦的情节,躲在架空的情节后面,一时逃过了批评。
严格地说,网络文艺与现实伦理的关系,是一个自其问世以来就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第一部获得众多拥趸的网络仙侠小说《诛仙》出版后,学者陶东风就曾撰文批判这类玄幻文学装神弄鬼,指出其价值世界是混乱而颠倒的,这场批判在当时引发学界广泛争论。不过,仙侠类网络文学通过文学网站直接面对读者,绕开了传统的文学生产体制,并未受到文学批评的影响,作家们依然在原有的轨道上写作,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这方面的问题才越来越突出。
如果说纯文学和现实伦理的关系比较稳定的话,那么网络文学乃至于在此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其他文艺形式,则有必要在摇摆中确定其与现实伦理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只有纯文学承担道德责任,通俗文学只负责娱乐大众,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追根溯源,我国古代的俗文学就非常重视伦理价值,讽时刺世,道德教化,以小说作为劝喻世人、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不通文墨的市井百姓往往通过《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这类通俗小说习得精忠报国,或者通过“三言二拍”、民间戏曲习得忠孝节义。
学者赵毅衡曾指出:“文化地位较低的文本,比文化地位较高的文本,道德上更加严格”。这个观察是非常精准的。和纯文学相比,通俗文学和受众的社会心理联系更为紧密,作为读者导向的文学,哪怕仅仅基于对市场回报的考虑,也往往要和主流的道德认知相契合。比如在司法不公、权贵横行的时代,大众会期待出现包公这样的清官,携持三铡,巡视州府,主持公道,惩恶扬善,《包公案》这类通俗小说正是顺应这样的社会心理而流行。同样,在仙侠之前武侠流行的时代,郭靖、乔峰这样的大侠都是高度道德化的,我们期待“侠之大者”匡扶正义,明辨正邪,为现实世界中的伦理焦虑提供一种想象性的解决,比如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其道德标准并不亚于同时代的纯文学作品。
而在今天的这个仙侠世界中,我们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律已经黯淡失色。神、仙、人、魔、妖、鬼六界混杂,在这个道德暧昧的世界里,主人公在正邪之间不无迷茫地穿梭,没有了现实伦理的约束,个人情感被凸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正是仙侠剧最为常见的叙事模式。
网络文艺与现实伦理的冲突,根源于现实伦理的内部冲突。准确地说,是一部分青年群体借助仙侠所代表的网络文艺这种亚文化,表达自己内心的伦理认知——这种伦理认知是一种虚浮无根的个人主义。仙侠剧之所以呈现出超现实的、过度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正是基于部分青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我与现实的关系,过度留恋于个人小天地的现实处境。在社会高速运转的当下,一部分青年会有无法找到自己位置的焦虑,他们化解这种焦虑的方式不是现实世界中的奋斗,而是网络世界中的宣泄。这也是之所以网络文艺和网络游戏可以无障碍互相改编的原因所在:二者的核心逻辑是一致的,都“有助于”部分青年宣泄焦虑。
个人情感的面向固然值得尊重,但不得不说,网络文艺中的“个人”过于狭隘。这种个体价值观一方面非常膨胀,整个世界中只剩下小小的“我”;另一方面非常虚弱,这个“我”活在非常幼稚的情节与对话之中,无法成长。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学作家有责任做出积极的改变,毕竟文艺作品与社会心理是互相塑造的。现在的问题是,网络文学作家非但没有主动做出改变,反而不加反思地无限迎合这种个人情感,为了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受众最热烈的追捧,写作者们不断强化对这种情感的刺激,流于为虐而虐的狗血剧,作品整体风格矫揉造作,甚至低级肉麻。网络文艺之所以罕有艺术精品,往往是被这种低级的情感结构束缚住了,缺乏内在精神。
对于仙侠剧所代表的网络文艺而言,有必要走出狭隘的情感格局,从虚弱膨胀的“个人”中走出来?;怪槁ブ髟谌站菔逼谝浴胺辞甯疵鳌奔耐屑夜嫉男∷怠独浠暧分校幸恢啬?,“一旅望中兴此地有崇山峻岭沃野森林夏屋良田琪花瑶草,几人存正朔其中多孝子忠臣遗民志士英雄豪杰奇侠飞仙”。这是奇侠飞仙的大义所在,从还珠楼主的入世仙侠到金庸的新武侠,英男烈女,任侠尚义,其念兹在兹的不是“仙”或者“武”,而是“侠义”二字,这才是中国通俗文学的“真精神”。
霜锷星镡述列仙,莫作搜神志怪看。如何更好地汲取通俗文学传统中的精华,为今天的网络文艺灌注有营养的内在精神,值得今天的网络文学作家和网络文艺工作者细加思量。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仙侠 网络 现实 伦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