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矗立在世界屋脊的不朽丰碑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17家中央企业,以及中央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西藏。
24年,弹指一挥间,雪域生巨变。
从羌塘草原到绿海林芝,从拉萨河谷到珠峰脚下,从藏东昌都到雅砻河畔,今天,不论你走在何处,都能感受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深情,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中央部委和全国各省市、国有企业的大力支援下,一批批产业项目落地开花,一项项民生工程硕果累累,雪域高原经济高速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
24年来,中央部委和全国各省市、国有企业突出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通过改造提升传统资源性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了西藏经济结构调整。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援藏工作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自身优势,积极协调派出单位,为我区经济发展争取了许多政策、项目和资金。
17个央企援藏工作组与受援地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大力开展投资开发和项目建设,深入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有力带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地方就业和财税收入。
各援藏省市更是立足援建地区实际,多方谋划,千方百计以产业推动持续发展。
北京市援藏工作队组织北京国有企业与拉萨国有企业有效对接,推动实施扶贫光伏项目,帮助拉萨在京设立特色产品专卖店(柜),引进科技、农业等方面企业,全方位助力拉萨产业发展;
江苏省援藏工作队加大对口支援四县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园区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引进实施直升机通用航空产业项目,帮助培养藏族飞行员,为拉萨提供应急救援、医疗、执法、观光等通用航空飞行业务;
广东省援藏工作队完成投资38亿元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将其打造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引进实施高原集装箱恒温养鱼、3D打印旅游产品等10多个产业扶持项目;
山东省援藏工作队着力打造白朗县有机大棚蔬菜、桑珠孜区特色产业小镇、南木林县生态+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升级版,优化了日喀则农牧产业结构。青岛工作组实施“一乡一业”项目,打造富有现代农业特色的萝卜小镇、土豆小镇、青稞小镇、苗木小镇;
浙江省援藏工作队采取“园区+贫困群众”模式,建设高端玻璃温室大棚和日光温室大棚,攻克了高海拔地区农业发展制约瓶颈;
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引进实施石油天然气供应、水泥生产、菌草种植、片仔癀“仿野生生物链”等项目,撬动了昌都产业发展;
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协调陕西省政府、民航西北管理局,促成“西安—拉萨—阿里”航班通航,建立起西藏与陕西交往交流交融的空中航道;
……
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央部委和各对口援藏省市累计实施援藏项目1463个,落实援藏资金154.8亿元。
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数字递增的背后,都有援藏的力量。
聚焦扶贫 精准滴灌
“通过中国石化建立安居工程项目,牧民以前的游牧生活方式得到根本转变,牧业生产方面也收到一定效益,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那曲地区班戈县佳琼镇镇长多吉尼玛提起这些年的变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与中国石化对班戈县进行对口支援前相比,这里多了一些现代气息,牧民脸上的笑容也灿烂起来。文化活动中心、农贸市场、道路、桥梁等成了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一座座安全舒适的新房拔地而起,让牧民心里充满了暖意;班戈县中石化小学的建成,向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自西藏与全国一道打响扶贫攻坚战以来,各援藏团队积极将扶贫纳入援藏工作的机制中,援藏工作也由“整体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重物质向重理念智力转变。各援藏团队表示,真正让基层群众从援藏工作中直接受益、广泛受益、持久受益,才是真正的援藏。
各援藏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的治藏方略,从落实“两个大局”战略的高度,紧紧围绕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真情援建、科学施策、系统推进,进一步巩固发展了“以民生援建为龙头,以产业和智力援建为两翼”的“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援建工作格局,突出以扶贫惠民为根本、促进就业为主线、产业发展为动力、教育医疗为支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
扶贫不只是输血,还有造血。各援藏省市积极为当地发展想办法、谋出路,助力打造西藏优势支柱产业和经济亮点,先后打造出“易捷·卓玛泉”天然冰川饮用水、白朗蔬菜、林芝家庭旅馆、阿里星空旅游、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等扶贫名片,有效提升了西藏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本领。
“西藏扶贫长期面临产业支撑不足、农牧民商品意识不高等难题,援藏干部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思想的解放,援藏扶贫已成为西藏大扶贫格局的重要部分?!弊灾吻銎栋煜喙馗涸鹑吮硎尽?/p>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
前不久,“广东中山—西藏工布江达远程诊疗系统”开通仪式在中山市和工布江达县两地同时举行。系统开通后,工布江达地区医院可通过互联网将诊断资料发送至中山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两地专家可以就疑难病例、影像诊断、手术指导/示教等进行远程会诊、指导治疗和学术交流。
中山市和工布江达结缘,现代化诊疗技术在高原得以实施,是组团式医疗援藏的结果。
湖南长沙,有一所毛主席的母?!ど呈械谝恢醒В馑倌昝S涤幸恢в判愕氖ψ释哦?、严谨的教学管理经验;西藏山南,有一所山南最年轻的高中——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这里急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师团队助力。
两所相距数千公里的学校,因“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这根“红线”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从此有了“血缘”关系。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和“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发挥团队协作之力加快受援地建设,通过人才接续奋斗,改变了过去短期、分散的援藏格局,创造了多项高原医学界的“第一”,极大地提高了受援地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
已经开展近三年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在前两年搭好框架的基础上,2017年此项工作开始有了突破性进展。拉萨市人民医院、林芝市人民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
通过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自治区和七市(地)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今年将继续推进三家市(地)级医院创“三甲”工作。目前,西藏已经实现了285种“大病”不出自治区、1824种“中病”不出市(地)就能治疗,县级医院能治疗一些常见易发的“小病”,西藏各族群众不离乡不离土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三年来援藏医疗专家更为高原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帮带421个医疗团队、894名本地医务人员,培养医疗骨干505名,已有120名受援医院医生能独立开展1-2种新手术,180人职称得到晋升。结合全区疾病谱,对接65家内地“三甲”医院帮助受援医院建设164个科室,重点打造心血管内科、妇产科、儿科、骨科、血液科等75个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众就医需求的“拳头”科室……
雪域儿女求医路天涯变咫尺,以前生了大病去内地,现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常现“一床难求”的现象。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2016年4月,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正式启动。
来自北京、上海、湖南、黑龙江、吉林、山东等17个对口援藏省市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的首批88名管理人员,以及712名教师于当年秋季开学全部到岗并开展工作。同时,西藏中小学置换选派的410名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干部赴对口援藏省市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进行跟岗培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援藏教师坚守在高原的每所学校,用他们的“星星之火”点燃西藏教育蓬勃发展的“燎原之势”,为西藏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组团式”援藏给西藏带来的这些进步,不仅促进了西藏医疗服务和教育事业从“输血供氧”向“造血制氧”转变,还带来了先进的服务理念,促进了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更带来了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怀和温暖。(记者毛娜 见习记者唐启胜)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援藏 西藏 产业 医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