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学术性是文学评论的硬指标
“学术”及“学术性”现在已成为屡见不鲜的“常用词”。召开一个文学课题或作家作品讨论会要称为“学术研讨会”,出版一套文学评论著作要冠以“学术丛书”,发表一篇评论文章要称作“学术论文”,组织一次文学调研要命名为“学术活动”,统计评论家发表的各类论文要尊称“学术成果”……似乎不用“学术”这一名称,其会议、活动、研究、作品,就低了一等、降了一格?!把酢奔啊把跣浴?,本是严肃、崇高的名称,历来被奉为一方纯净的“领地”,但现在文学评论界学术的泛化、泛滥,恰恰反映了学术的流失。衡量文学评论的标准多种多样,但“学术”及“学术性”,是更纯粹、更严苛、更高深的一种。面对文学评论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与流弊,特别需要重提文学评论的学术性问题,强化评论家的学术意识,提升文学评论的学术性,使文学评论真正回归学术属性。
“学术”及“学术性”,是运用广泛但内涵模糊的概念。所谓“学”是指学问、治学,所谓“术”是指技术、方法?!把酢?,就是做学问、搞科学以及其中的技术和方法,《辞?!返氖鸵逦爸附衔?、有系统的学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都被称为一种学术。学术是人类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成果、思想、理论和方法。在包括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宗教学等门类的人文科学中,文学评论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和重要位置。它包含在文学学科中,也隶属于人文科学,既具有艺术性,更具有科学性,是一种跨学科的特殊文体。它研究的是反映客观现实和生活情景的文学文本,因此是一种“接地气”的人文学科。它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读者群体,因此是一种具有敏锐、快捷、生动性的文学文体。这些特点,使之与理性的哲学、历史学等学科区别开来,具有了更多感性的、主观的、诗意的色彩,而弱化了作为科学研究的理性、客观、逻辑学术特征。但文学评论作为一种以理性为主的科学研究,学理性才是它的根本。譬如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幻莫测的文学潮流和形形色色的作家作品,必须秉持一定的文学标准和坚定立场,才能对当下文学作出清晰的判断。譬如文学史,阐释的是既往的文学历史以及演变规律,只有具备了广阔的文学视野和丰富的理论修养,才会对文学历史进行准确的把握。譬如文学理论,是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基础上,对整个文学以及文学评论自身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探索,没有丰厚的文学积累和强大的理性能力,是很难在文学理论上有所建树的。而这种理性思想和理性精神,正是一种“学术”及“学术性”。亦如文学评论家凌晨光指出的,批评的学术性在于,它特别关注批评对象自身的具体性质、特点和规律,提倡一种具有专业特点、逻辑性强而思维缜密的话语表述方式,运用自身专业的概念和标准,对批评对象作出学术评价。
“学术”及“学术性”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内涵不同的概念。“学术”是一种学问、成果、理论和方法。而“学术性”是这种研究的内涵、属性、精神、品格等等,属于形而上的层面。一次文学会议或者一篇评论文章,也许它的主题和题目是学术的,但它的内容未必是学术性的,甚至是背离文学规律和学术规则的。学术性似乎是一个“软”标准,难以清晰地分析、衡量。但它又是一个“硬”指标,以前辈学者的建树和精神为参照,无形地耸立在那里,让所有的文学评论呈现着自己的“原形”。其实文学评论的学术性,也有自己的准则、规律,值得深入探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和评论的队伍规模急剧扩张,文学评论的论文和论著数量成倍增长,有关文学评论的活动也愈益频繁。文学评论真正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成为与文学创作相匹配的“半壁江山”,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大变化,因此有人说当前已进入一个“评论的时代”。但在文学评论长足发展的情势下,人们又深刻感受到,文学评论存在着种种非学术化现象和问题。这些年文学评论一直在遭受诟病,譬如“缺席”现象、“失语”问题等等。学者於可训认为,说当今文艺批评存在着许多异化现象,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深层意识的异化,应该是可以成立的。何谓异化?就是外在的力量,对文学评论的侵蚀、改变,使文学评论丧失了自己的规律和特性,成了一种否定自己的异己存在。现在,文学评论的异化现象更为复杂。
文学评论是一种无功利的、精神性的文化事业和文学实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到冲击和影响,于是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也渗透到文学评论领域之中。譬如迎合市场、迎合作家、迎合读者的文学评论充斥文坛,譬如为了名利、职位、金钱的低劣评论著作大量出版。它们违背了学术精神和学术规则,绝大部分成为平庸之作,沦为“红包批评”。另外,还有人际关系的问题。传统人伦观念深刻地影响、支配着文学评论领域的生态和演变。几十年来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评论圈,如朋友圈、地域圈、师生圈、利益圈等,颇有点“江湖”的味道。譬如评论家与作家成为朋友圈,写作家作品论就一味地“上天言好事”,丢掉了评论的价值标准。譬如师生圈的评论家做课题,在内部就自然形成了主次、等级关系,学术的民主和创造就受到了压抑。这些不顾原则的“人情批评”,已经严重危及学术事业的生命。
关于文学评论的基本特征,学者王一川概括说,文学批评是一种同时包含艺术性、学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思考与写作方式。其实文学评论还有一种重要的本质属性,那就是它的学术性。而学术性这一概念,尽管人们耳熟能详,且随意封赐,但对它的深层特性却发掘甚少,认识模糊。我以为,文学评论的学术性,是它的生命之本、精神之魂、品格之境。它至少应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真理性。真理性也可称为科学性,但真理性的“规格”要更高。文学评论研究和探索的,是作家作品、文学历史、文学理论等对象中的奥秘、规律、本质,它要排除各种社会的、文化的以及人际关系的干扰,抵达事物的深处,找到最终的真理。法国理论家托多洛夫说:“在对话批评中,真理是存在的,但人们并不占有它?!难в肱牢匏接旁?,都在寻找真理。”文学评论所揭示的思想艺术内涵,越接近真理其学术性就越强,越远离真理其学术性就越弱。二是创造性。文学评论既是对文学的阐释,又是对文学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性,正是一种学术性的体现。那种人云亦云、理念先行、浅尝辄止的文学评论,是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陈寅恪曾对清华大学的学生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闭狻八牟唤病北硐至怂谥窝系闹匆夤滦?、戛戛独造。不能要求评论家的每篇作品都能有所创新、占有真理,但坚守学术立场,不去应景附会,力争有所发现,应该是治学的基本“底线”。三是个体性。文学评论探索的是文学对象中的科学真理,所运用的思维和方法也是一种理性“工具”,但文学评论呈现出来的却是饱含着感情与生命的理性思想。同样是一段文学历史、一部作家作品,所得出的思想结论,也许大同小异,但表现出来的理性形态却是迥然不同的,其中蕴含着评论家鲜明的个体精神印记。评论家的感觉、感情,视野、境界,修养、人格等,都“大象无形”地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构成了文学评论的独特魅力。这种感情的、艺术的因素,又强化、丰富着文学评论的理性内涵,构成了一种情理交融、意境相合的理性世界。
面对市场化的现代社会,多元并存的文学格局,蓬勃而又紊乱的文学潮流,做一个真正的文学评论家何其困难,加强评论家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建构显得何等迫切。当一个评论家在选择课题时和完成论文时,应该扪心一问:“它是学术的吗?它有多少学术性含量?”众多评论家学术意识的自觉之时,才是中国文学评论时代的真正到来之日。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学评论 学术 学术性 文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