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新气象是开创出来的
开创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坚强意志。
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方案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减少了8个正部级机构和7个副部级机构,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理顺了职责关系。这一改革,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的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好服务人民,让人民更加满意。
从历史看,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顺应这一规律,因应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相比,这一改革的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十分少有,堪称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心。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是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一项顶层设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部署。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钡澈凸一怪澳芴逑凳侵泄厣缁嶂饕逯贫鹊闹匾槌刹糠?,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处在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必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职能体系和怎样建设这个职能体系。从此前国务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看,有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ぶ澳?,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设置将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有效贯穿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改革的重大原则,目标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各项任务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是更好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推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落实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这次根据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就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原则,着眼于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立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着力组建一批新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为的正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安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通过不断推进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迈上一个大台阶。
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系统提出了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领会、准确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在实践中把握第一要务、用好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靠着拼劲、闯劲、干劲,我们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入新时代,我们既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缭秸庖槐匦肟缭降墓乜冢雎肪驮谧叽葱虑⒄沟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要全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强化科技创新这个战略支撑。推进科技创新,既要有一马当先的气魄,也要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发展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汇聚各方力量,就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纵观世界各国发展态势,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以充分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关键是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国内外的各方面优秀人才、顶尖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必将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创新 宪法 全面 新时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