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刘利民:响应时代召唤,“走,回中国”
刘利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潮”蓬勃发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回国潮”日益壮观。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国留学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国家战略的实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之后的第一批赴苏留学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国留学事业的不断变迁。如何吸引更多留学生归国投身祖国建设,如何做大教育对外开放事业?本报就此与刘利民委员深入探讨。
留学,见证一个国家的变迁
记者:您当时留学处于什么样的背景?
刘利民:我是1985年赴前苏联留学的,是中苏关系恢复正?;蟮牡谝慌八樟粞?。
其实我当初留学的年代,俄语也并不热,俄语真正热起来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缺乏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干部,当时西方国家对我们实施全面封锁,我们只能派留学生到苏联和前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学习。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概派遣了两万多人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那一代留学生,带着对建设祖国的理想和忠诚奔赴苏联,在那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回国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现在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比如欧美同学会留学分会中有217个院士有过留苏经历,很多成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
记者:2006年,您曾经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友谊勋章,还曾获得过俄联邦总理金质纪念奖章和象征俄语教学最高荣誉的普希金奖章。为什么能获此殊荣?
刘利民:留学期间,我是中国全苏留学生会主席,为中苏两国青年的民间外交做一些工作。当时,中苏关系还处于紧张状态,尽管在那种状态下,我们还是相信,我们有一个伟大的邻居。留学归国以后,我又回到高校做教授,传播俄语文化。后来,我还担任了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的会长,2003年,在俄罗斯被推选为世界俄语协会秘书长,承担着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俄语的任务。应当说这些年,我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也做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外交工作。这也是普京总统给我授勋的原因之一吧。在我肩上,不仅肩负着传播俄语的责任,更肩负着向世界推广汉语的重任。
记者:留学那段经历给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刘利民:我留学时正处于苏联解体前夕,是世界历史发展变化波澜壮阔的一段时间,我目睹了苏联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在受到西方宪政思想影响后,放弃苏联共产党领导,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继而分崩离析的一些场面,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40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这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中国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撑
记者:40年间,中国的留学事业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个时期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刘利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小平同志提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号召35周年,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从教育开始的。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对派遣留学生问题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闭庖灰饧酥泄蠊婺E汕擦粞嗽钡男蚰?中国留学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992年,邓小平视察珠海留学人员高科技企业时说,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希望他们都回来:“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同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由国家教委起草的《关于在外留学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支持留学”的意见。1993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方针被写进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
4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留学,更多的是公派留学、精英留学;今天则变成了全民留学、大众留学,人们有选择地自主留学。
第一个显著变化是留学生由最初的公派为主变为目前留学生90%以自费为主。第二个变化是所学专业的变化,最初派遣的留学生多以理工科为主,但从最近几年的留学大潮中可以看到,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多元化,专业也更细化。
第三个变化是出国留学生越来越年轻。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中国从中学教育到高考再到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开始出现,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读本科,甚至是读中学。
记者:您如何看待留学低龄化这一现象?
刘利民:首先就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一般工薪家庭都可以给孩子创造出国留学的条件;第二是家长观念的转变,希望孩子在国外接受相对宽松一点的教育环境。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盲目出国的情况,比如认为孩子越早出去,越容易适应当地的国情等等。
对于这方面,我认为还是要理性选择,首先要看孩子是否适合国外的教育模式,能否在没有父母监护陪同的情况下,独自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要思考大家为什么要出去留学?是因为国外的教育质量比中国好吗?我认为还是要对中国教育有一些基本了解,从2009年开始,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这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们还存在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但是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政策推动消除这种不均衡不充分,我们要对中国教育有信心。
记者:中国教育的自信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利民: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这么迅速,可以说,中国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支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73.7%的平均水平,小学新生中接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达98.4%,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小学新生都接受过一定时间的学前教育;通过25年的建设,2011年我们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少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小学净入学率达99.9%,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83.8%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69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2.7%。
这在世界上都了不起,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就是我们的自信所在。
“走,回中国”成为热潮
记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汉语热,您如何看待?
刘利民:现在兴起的汉语热既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播力,也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反映其他国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信心。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地的人接踵来华,寻找商机、取经探路、商讨合作。与此同时,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机是“汉语热”最根本的动力。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增多了,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和中国的合作,这是主要目的。
记者:据了解,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较2012年增长14.49万人,增幅达36.26%;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您如何看待这一轮的归国潮?
刘利民: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关注留学归国人员,充分肯定他们的归国创业热情和成绩。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礼堂对中国留学生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闭舛位霸だ艘淮昵崛俗叱龉?、回国奉献,也曾让无数奋斗中的青年人深受感动和鼓舞。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回信中也提到这句话。这说明,虽然跨越60年,两代领袖对留学生归国就业和创业的指示是遥相呼应的。
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容闳在其自传《西学东渐记》中如此描述自己赴美留学的目的:“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早年一代留学人曾深刻地影响过中国的历史进程。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实现他们的留学梦时,这批新的留学大军也将反过来改变曾深深影响过他们的国家。
记者:为吸引更多留学生归国创业就业,我们有哪些相关配套政策?
刘利民: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与2012相比就增加了58.5%,可以说十八大以来,我们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归国热,人员结构从“高精尖”向多层次扩展,从业领域从科研向创业、公共服务等多元化扩展,堪称全方位“登陆”?!白?回中国”成为热潮。
这都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重视。一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让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加坚定了留学生回国的信念。二是国家对于留学回国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相应在医疗、社保和子女教育上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起到了很大地引导和助推作用,比如我们的“千人计划”、全国300多个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学术科研津贴等等,为海外人才回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外,国外的经济形势不利于在外发展也是重要因素。
记者:留学归国人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刘利民:大批留学回国人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回归,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是提高国家基础科研水平和核心技术。我讲举个数字,我国七成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八成以上的两院院士,都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扒思苹币?000余人,绝大多数来自美欧等科教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
二是助推创新创业大潮。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后创建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形成创业文化,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三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和民心交通。一些专家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国方案”,提高了我国在相关领域学科的国际地位。同时留学人员因为语言和经历的优势,利于开展工作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担当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增进中外友谊。
四是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扒思苹钡氖凳?推动各单位在人才和科研机制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许多专家带回的先进科研管理理念和经验做法,对国内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
记者: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中国教育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刘利民:目前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来华留学人员逐年增加,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来华留学事业不断积极稳步推进的显著成果。近年来,中国与不同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之间的教育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来华留学不仅规模急剧扩大,层次、结构、类别等各方面也不断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在支持来华留学政策和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发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比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签订双边协议与学位互认、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等。
二是来华留学结构不断优化。来华留学打破了以汉语学习为主的格局,学科分布更加合理,专业选择更加多样,从过去的中文、中医等与中国相关性高的学科,延伸至理、农、工等多个学科;来华留学结构更趋合理,在来华攻读学位的学历生占比显著上升。
三是加大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放宽了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的条件,部分符合条件的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无需工作经历即可在华就业。
四是强化来华留学的日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从招生、教学、校内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不断加强对来华学生的科学管理;通过加强来华留学教育与管理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建设,鼓励第三方行业组织制订行业协会认证标准(协会现在正在承担这项工作),提高来华留学质量,促进来华留学的内涵式发展。
记者:您现在担任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会长,同时还是欧美同学会的副会长,作为新任政协委员,您将如何继续推动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
刘利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的“领航者”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建设者”,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逐渐上升为国际共识,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我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带来了更大利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继续坚持服务教育和外交两个大局、两个主线:一是以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为本职,按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发挥教育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作用,推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特别在推动“双一流”建设方面,进而助力建设教育强国。二是作为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对外开放要着眼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部署,在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作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中国 留学 教育 留学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