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宅基地也能卖了!国家出钱回收,农民手握巨款养老无忧
马占福:当时我就说,干不动,一亩田600块钱朝外承包,我还包15年对吧?15年死活谁还不知道,那么15年死了,钱我先花着呢,我心情舒畅。
拿着这笔补偿金,2013年10月,马占福顺利住进村里的幸?;ブ显?。

资料图
马占福:电视、椅子、柜子、床,包括这个衣架都是人家配好的。卫生间热水器也是人家配好的。比在老家住着要强,也不用生火,地暖10月8号天气凉就送上来了。
住在这个养老院里,马占福和老伴儿每月的管理费是360元,加上吃饭、电费、买药的花销,每月大概在1000元左右。马占福每月135元的养老金加上老伴儿马秀兰每月1380元的养老金,老两口在养老院的收支基本持平。马占福说,退出三权补偿金自己一直存着,不仅会有银行利息,而且可以作为应急时使用。
中午,吃饭时间到了。马占福拿起饭盆到食堂打饭。养老院的食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打饭的老人。今天的午饭是臊子面,中午花上6元钱就可以了。
养老院里除了吃住方便,最大的好处是居住集中,老人们住在一起,不会孤单寂寞,还能相互照应。除此之外,宁夏石嘴山市黄河医院的医生每周都要来养老院给老人们做免费体检。从2016年9月开始,宁夏石嘴山市黄河医院就和幸福院达成协议,不仅每周给老人检查身体,而且如果需要,就接送老人到医院治疗。老人们住院还管接管送,都不用自己掏钱。因此,每周的体检,马占福和老伴儿都不会错过。

资料图
这天下午,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老人们没法外出活动。养老院的活动室,却迎来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客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灵沙乡胜利村党支部书记马占虎:今天天阴,老人们无法室外活动。我们就想组织乡放映队来给老人放电影。
听到活动室里放起了音乐,老人们都从屋里都赶过来了。乡村养老院,条件有限,村支书马占虎就想方设法让老人们的生活过得丰富些,充实些。每个月,马占虎都要请乡里的放映员,到养老院来放几次电影。
这些附近村庄里的老人,最小的六十多岁,最大的已经九十多岁。他们或者是因为对故土的依恋,不愿离开农村;或者是因为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不愿跟随子女进城。而在灵沙胜利互助幸福院,他们似乎找到了想要的老年生活。
马占福所在的平罗县灵沙乡胜利村,是一个回族聚居的村落,全村680户、2232人,60岁以上老年村民有340人。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年轻人全都进城务工,在村里留守的几乎全部都是老人。
马占福的老友马占山就是这样一位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这天下午,马占福离开养老院,想回到他原来生活的村庄里转转,也看看他的这位老哥。正走着,碰巧遇见同村的马占山老人放羊回来了。
马占山老两口,他们今年都已经70多岁,儿女都不在身边。论辈分马占山是马占福同族的老哥,每隔一段时间,马占福都要到马占山家转转看看。闲谈中,老哥俩又聊起了当初退地住进养老院的事。
马占福:你还得烧煤烧水,总的你都得用煤,尤其老嫂子又这样,你说你苦处大小,跟养老院比起来,确实苦处大多了。
深秋的宁夏,已经下过一次雪。马占山家里也已经生起了炉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灵沙乡胜利村村民马占山:火钳拿上,添上,戳个洞子自己烧,用小桶桶提点来,倒到里头,一桶有二三十斤吧,冬天老两口,就在这炕上睡。
在胜利村,现在留守的大多都是像马占山夫妇这样的老人。眼下,这些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2013年,平罗县开始安置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搬过来的移民。这给马占福他们带来了改变生活的机会。在平罗县灵沙乡胜利互助幸福院,共有3人退出土地产权,69人流转土地经营权,这些退出或流转土地获得的资金成为老人们在养老院日常开销的重要支撑。
以地养老遭遇难题农村养老需要更多智慧
“以房养老”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养老产业市场中的一个新兴热词,而在宁夏的平罗县,一些农村老人实现了“以地养老”,通过退出房屋、宅基地、承包地置换养老服务。农民老了、种不动地了怎么办?这是摆在广大农村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当地,除了住进乡里的养老院,还有一些退出土地的农村老人选择进入城市,过上了城里人的退休生活。
殷世川和老伴儿田海兰每天早上七点半左右同时从家里出门,参加晨练。
田海兰今年68岁,她每天早上都要跳广场舞,老伴儿殷世川则一个人沿着河边散步遛弯。
殷世川和老伴儿田海兰都是石嘴山市平罗县城的新居民,几年前,他们老两口还都生活在农村。去年,老两口把在农村的5间房和8亩地全部退出得了12万,加上之前多年的积蓄,在县城里买了房,搬进了县城养老。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老人田海兰:从农村搬到城里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不用受苦了。
如今,老两口都已经完全适应了城里的生活。闲不住的殷世川还在自家门口的开辟了一块小菜园,空闲的时候他就在菜地里活动活动筋骨。老伴儿田海兰,报名参加了县里的老年大学,老两口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而充实。
82岁的田桂英新搬到这个小区才一年多的时间。和殷世川老两口不一样的是,田桂英老人住的是县里的廉租房。
三年前,田桂英退出了村里的房屋和耕地,搬进了平罗县城。五间房、五亩地,田桂英共获得9.5万元的补偿金。
田桂英已经80多岁,身体还算硬朗,虽然是一个人生活,但老人过得很舒心。
2011年,按照当时的政策,田桂英花2万块钱购买了城镇养老保险,现在她每个月可以领到1600元的养老金。廉租房每月的租金190多元,有了之前的退地补偿款和每月的养老金,田桂英完全不用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发愁。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老人田桂英:我一直很开心,我天天看电视,想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睡,一天我什么时候想看就开开,又没人说我又没人抢。
田桂英所住的永康小区,大部分居住的都是老人。每天,田桂英都会到社区里的日间照料中心去坐坐,做做针线活,和老人们聊聊天,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午饭时间到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饭桌已经准备好了午饭,专门为社区里的老人们提供。今天中午,田桂英打算到老年人饭桌吃午饭。
田桂英说这边饭可以,味道也好,量也好,吃不饱再给舀,一顿就8块钱,在食堂最低也得十几块,很合适。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和平社区雨露社工小胡:我们日间照料中心主要负责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们这边有棋牌室、编辑室,乒乓球,还有舞蹈室,电子阅览室,通过各项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满足老年人各项生活需求。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以地养老”的实惠。在平罗县农改服务中心的政策咨询窗口,农户正在打听农村三权退出的政策。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农村综合改革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学忠:每周都有一部分老年人来咨询产权退出的政策。
周学忠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平罗县,很多农村老人有退出农村三权的需求,这也是他们探索“以地养老”的重要基础。然而他同时也坦言,“以地养老”模式之所以能实现,关键还是借力了插花移民社会保障政策,所谓插花移民,就是将困难地区的居民分散安置到生产生活条件良好、闲置土地、宅基地比较多的村落。
周学忠:2012年,自治区十二五插花移民任务分下来以后,我们结合插花移民,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收储。
插花移民政策实施后,当地政府获得了一笔资金,因此每一个希望退出土地的村民都会依据房屋、宅基地、耕地的评估得到政府相应的补偿,每户平均可以得到10万左右。2013年至2016年,平罗县共1638户插花安置生态移民,这其中有522户60岁以上的老人,利用退出农村三权获得的补偿,或者住进养老院,或者进入城市养老。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老人 农村 养老 马占 退出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