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千峰碧波翠色来 北宋汝瓷拍卖再度刷新纪录
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历来被视作中国古董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日前,在其秋拍过程中,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30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大幅超越此前逾1亿港元的估价,不仅成功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的记录,也对市场信心起到大幅提振作用。
宋瓷之冠
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纪录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直径13厘米,底部有三枚如芝麻花般细小的支钉痕,厚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巧致雅艳,温婉隽永,小巧朴雅。青翠华滋的釉色随光变幻,集宋代美学之精华,宛若“雨过天青云破处”般美妙。
据了解,其原为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2000年由台北鸿禧美术馆转让给台湾知名企业家、联华电子前董事长曹兴诚,后来曹兴诚决定割爱,在201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最终以2.9430亿港元的价格成交。
汝窑的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宝丰县在北宋属于汝州管辖,故名“汝窑”。汝窑的烧造时间极短,始烧于北宋哲宗元祐元年间,停烧于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前后共约40年左右。
清代梁同书在《古窑器考》中解释了北宋宫廷烧造汝窑的原因:“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子兄ヂ榛ㄏ感≌醵ぃ谅鲋手平瞎僖び茸倘?,薄者难得。时唐、旭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痹词潜彼喂⒁蛭ㄒど赵斓拇善?,口部无釉,毛口不便使用,于是就指定汝州烧造供御青瓷,专供皇家宫廷使用。
由于汝窑烧造的时间较短,所以在北宋末期、南宋初年就已经属于稀世珍品,南宋的周辉曾在《清波杂志》感叹道“汝窑宫中禁烧……近尤难得”。北宋的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甚至将汝窑瓷与唐代越窑秘色瓷相提并论。
南宋时期,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纪录,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10月,宋高宗赵构亲临清河郡王张俊的府第,君臣二人共叙旧谊,把酒言欢,筵席之间清河郡王张俊进奉宋高宗赵构16件汝窑瓷作为贺礼,宋高宗欣然接受,对张俊礼遇优厚,诸将均不能比。
明代的吕震在《宣德鼎彝谱》中提到“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因人们不知何种器物为柴窑,于是便有了宋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称,其中汝窑更是雄冠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故有“宋瓷之冠”和“名瓷之首”的美誉。
在北宋烧造青瓷的窑场众多,比如,耀州窑(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越窑(窑址位于浙江省上虞、慈溪、余姚)、龙泉窑(窑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唐邑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唐河县)、邓州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内乡县)、河北窑(窑址位于河南省汲县)等,所以南宋的顾文荐在《负暄杂录》中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那么汝窑为什么最终能够在北宋众多的青瓷烧造窑场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呢?这就是因为它的以下特点。
雨过天青云破处
汝窑历来以釉色取胜,这与北宋宫廷崇尚瓷器的釉色如冰似玉的传统密切相关。器物的釉色有天青色、卵白色、粉青色等,这些釉色是器物在窑炉内的不同窑位、烧成温度、烧造气氛等细微变化而产生的。
天青色与蓝天色调相接近,有深浅之分,是汝窑的最佳釉色。卵白色与鸭蛋青色调相接近,釉面大多失透。粉青色与青绿色调相接近,在淡青中微闪绿,釉面大多透亮。
同时,汝窑釉面多有开片,无纹片极少??窃诖善魃赵旃讨凶匀恍纬桑押劢仙?,形状变化莫测,有的呈冰裂状,有的呈鱼子状。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评价道“汝窑器出汝州,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闭庑┛谏赵旃讨凶匀恍纬?,片纹细碎,层层相叠,如冰之裂,故有“冰裂纹”之称。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裂纹还会不断增加。若慢慢转动器物,可以发现冰裂纹时隐时现,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汝窑瓷的胎质细腻,胎体轻薄,呈香灰色,有“香灰胎”之称。胎体以轻薄为主,但亦有个别厚胎器,无论是薄胎或是厚胎,质地均很细腻。南宋的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提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这表明汝窑在烧造过程中加入了玛瑙,可见北宋宫廷在烧造汝窑瓷的时候是不惜工本、以奢侈豪华为时尚的。
从传世器物数量看,汝窑瓷器虽然不多,但造型多样,有纸槌瓶、胆式瓶、玉壶春瓶、出戟尊、三足洗、香炉、盏托、水仙盆、花口碗、各式盘、碟、碗等。其中,盘、碗、洗的底足较大,圈足呈八字外卷状。在汝窑的窑址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不少传世品中未见的器型,如梅瓶、方壶、套盒、钵、熏炉等,但在出土的器物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还是碗、盘、盒、执壶等日常生活用具。
汝窑瓷大多素面无纹,以釉色取胜。但是,在部分器物上有刻花、剔刻的装饰,刻花多见于椭圆形器,剔刻多见于莲瓣形器,有双鱼、水波、莲瓣等图案。由于烧成温度较低,大约在1150℃左右,所以釉面不够透亮,图案模糊不清。在汝窑的窑址考古发掘中还发现部分器物有纹饰,其中以莲花纹最为常见,其次是龙纹、双鱼纹和铺首衔环装饰,这在以釉色取胜的汝窑瓷中实属罕见。此外,还发现有鸳鸯、鸭、龙、狮等雕塑,形象逼真,制作精致。
汝窑瓷的制作极为讲究,大多为“满釉支烧”,也有垫烧的器物。盘、碗、洗等器物采用“满釉支烧”,支钉的痕迹细小如芝麻状,俗称“芝麻钉”,常见三枚或五枚的支钉痕。椭圆形盆多为六枚支钉,支钉紧靠圈足,断面呈白色,亦有个别支钉痕为不规则的小圆形。瓶、罐等大多采用垫饼与垫圈烧造,器物的圈足底部均施釉,圈足端无釉。汝窑的支钉支烧工艺,是模仿了南方越窑的支烧技术,同时吸收了河南鲁山窑(窑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巩县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等北方窑场的支钉技术,并且把南方越窑的支烧技术发展到了极致,支烧点也逐渐由足端向内移,从而使得器物在烧造时更加稳定。
一器难求
汝窑瓷器的存世数量极少,宛若吉光片羽,可谓是一器难求。
清朝乾隆皇帝对汝窑瓷情有独钟,将传世的汝窑瓷基本上都收藏于清宫,铭刻有甲、乙、丙、丁等字样来品评其优劣,还写下赞颂汝窑瓷的御制诗,并镌刻于器物上,存放于紫禁城内的建福宫。
但是,随着清宫珍藏的汝窑瓷流散海外,目前,存世的汝窑瓷不超过90件,主要集中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其中私人收藏的汝窑瓷仅有4件。
此次以2.9430亿港元的天价成交的这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正是这4件私人藏品中的一件,也是目前私人收藏中保存最好、品相最佳的一件。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所提出的制作精美器物必需的四个条件,即天时、地利、材料、工艺。
汝窑瓷是这四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将素雅的釉色、秀美的造型、精细的做工,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含蓄清淡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文博研究馆员)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千峰碧波翠色来 北宋汝瓷拍卖 北宋汝瓷拍卖再度刷新纪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