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非遗“活”起来 公众要参与
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来自长江流域15个省市的500余项非遗、1000多位传承人以及2万余件非遗展品集中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出。
据悉,此次非遗文化大展的显著特点是公众参与性强,体验活动丰富多彩。展会开设“非遗课堂”,邀请百余名非遗传承人登场讲解和演示非遗技艺,包括织绣、剪纸、漆艺、泥塑、面塑、大红袍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等上百个非遗项目,传承人还手把手向观众传授非遗制作技巧,现场参与者在传承人帮助下完成的非遗作品可免费带走。通过这种互动及体验,观众感受到传统非遗的魅力,增强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喜爱。
中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非遗文化博大精深。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达39项,成为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被各地认定的非遗项目多达数千项。非遗是老祖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财富,失而不可复得。让非遗千秋万代传下去,关键靠?;び氪?,这既需要懂遗产、懂技艺的专家及传承人作出艰辛努力,更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根植于中华沃土,扎根于人民群众心田,需要在生活中滋养和发扬光大。非遗融入生活就是要让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家,促进和提升公众的文化及生活品位。同样,广大公众也需要走近非遗、接触非遗,感受非遗的精彩与辉煌,从而增进中华文化的自豪感,非遗展示活动恰恰成为这种双向接触的契机。
非遗具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力、启迪未来的多种功能与价值,因此不能藏在“深宫”,需要动起来、活起来,“动”与“活”的非遗才有生机与活力,而公众参与是遗产“活”起来的动力与源泉,这既能增加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又能增强公众?;の幕挪囊馐队胱跃跣浴?/p>
我国公众?;し且诺囊馐墩庑┠暧辛嗣飨蕴岣?,但要看到文化遗产具有专业性、知识性强的特点,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总体上还比较肤浅,需要借助各种展示及观摩加深对非遗及?;ぶ兜牧私庥胝莆?。政府机构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非遗展示活动,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的距离,使高深的文化遗产变成大众文化,无疑是公众走近非遗的便捷渠道。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非遗 公众 文化遗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