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读图今日读图
逆天了!中国这高铁大桥?竟会空中转体
曾林建以前是刷胶工,现在是机械手操作员。每一块涂好硅胶的IGBT???,都会被送到他眼前。确认合格,按下通过按钮,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人与机器间的交互,十分顺畅。
此时,项目负责人唐皓,紧盯着生产线旁的一块大屏幕。智能线上所有工序的状况,一百多种物料的关键信息,和加工过程数据,全都实时显示在这里。
这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生产管理数据监控系统,可以即时监控生产进度、反馈生产异常等质量问题。

拧螺钉,曾经是让工人们最头痛的一道工序。整个IGBT牵引变流器身上,有100多个螺钉,大小不一样,拧紧的力度要求也都不一样。以前人工拧完眼前这块板上的螺钉,至少得40分钟,但现在机械手臂不但可以做得更快,还能达到精度、力度最佳的质量效果。
3小时后,第一台智能生产线生产的IGBT牵引变流器下线了,各项指标完全合格,生产时间比原来缩短了70%。
湖南这间工厂,工人们平均每两天半就能制造出1列车,这是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平均速度的3倍。现在,他们正在向更高的中国速度发起挑战。

为昆明定制的8列地铁要在16天内制造完成,工期比过去压缩了1/3。这样的急活儿大订单,要在以前,他们是不敢接的。
李浩所在的电工班组,负责电缆接线,100根电缆在经验丰富的电工师傅手里,3个小时就能装完,但这个速度已经是他们的极限。要想更快,单靠人的技能提升,已经不大可能。
《经济半小时》记者发现,在安装完电缆之后,李浩和同事们开始安装制动导管,这原本是钳工班组的工作,现在两个班组合并,由一个班组连续承担两道工序,至少省下了30分钟的交接时间。把能够搭配起来的工序,调整到同一个工位中,实现无缝衔接,正创造出新的中国速度。
今天15道工序省出的将近4个小时,都留给了眼前这道工序,铺地板。这是车辆总装最费时的一个环节。
以前因为不能精准控制每个生产环节,往往将铺地板的工序排到白天进行,但等待地板胶晾干要16小时,意味着一个完整的工作日就要被耽误。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高铁 中国 八达岭 隧道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