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寒露至,“秋冻”不宜
■新闻背景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时下,寒露已至,有些人遵从“春捂秋冻”的养生方法,却被“冻”出了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这主要是因为“秋冻”其实也是讲时节的。比如,寒露之后,“秋冻”就不再适宜了?!鲈挤米?/p>
杨玉英:北京安定门中医院主任医师
冯敏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

什么是“秋冻”
杨玉英:所谓“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秋冻”需顺应天时
杨玉英:“秋冻”应根据气温变化而变化。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寒露之后,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仍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秋冻”就过分了。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秋冻”需要保护好几个部位
冯敏山:寒露时节,“秋冻”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冻。当气温下降时,一定要注意?;ひ韵录父霾课弧?/p>
头部。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易受风邪侵袭,因此,固护头部阳气尤为重要。从西医角度看,气温较低时,头部暴露于外,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甚至还可能会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低温、大风天气时,最好通过戴帽来?;ね凡?。戴帽最好能盖住前额,而且不要稍一出汗就摘掉帽子,热量流失过快容易造成感冒。
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上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中医认为“寒主收引”,通过现代医学观察也发现,在寒冷的作用下,颈部血流变慢,新陈代谢低下,颈椎的各肌肉、韧带处于保护性收缩,肌肉比较僵硬。比如,我们外出时,可以围围巾,穿高领、立领衣服。如果已患有颈椎性疾病,我们晚上可用频谱仪等保健器械照射治疗,或用热水袋、电热瓶保暖,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恢复肌肉组织弹性功能。
肩膀。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这个部位受凉,寒气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那么,我们在注意肩部保暖的同时,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
腹部。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导致疼痛。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加要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我们可以穿马甲进行保暖。建议爱美的女性在秋天不要穿露脐装和低腰裤。老人、小孩、寒性体质的女性及素有胃部不适人群,不妨在出门时穿一件马甲,避免腰腹部受寒。每晚睡前可将双手搓热,左手手心放于肚脐上,右手放于左手手背上。然后绕着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搓摩腹部约10分钟。长期坚持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适症,还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足部。“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经长途跋涉流到足部后,不仅速度减慢,而且血量也会减少。加之足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生姜、花椒水泡脚。坚持用热水泡脚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能有效地缓解手脚冰冷、温暖全身。在热水中加入生姜、花椒,可加强祛风散寒的功效。此外,泡脚水温不可过高,时间不可过长,水温在40℃左右,泡20分钟即可。我们还可以经常按摩脚掌,它是人体脏腑的集中反射区,经常按摩可刺激气血运行、改善足部冰冷的情况。我们可以整体密集地按压,每按一个地方,停留3~5秒,直至足部恢复温暖。
此外,抵御秋凉,还要尽量少吃寒性食物,饮食上可偏于清润、温润,多吃百合、芝麻、核桃、糯米等。
五类人不能“秋冻”
冯敏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这是因为,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肌肉收缩,全身毛细血管也收缩,引起血压上升或不稳,加重了心脑血管的负担,增加了相关疾病的发作风险。
慢性胃病患者。秋天是胃病的多发季节,且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呼吸道疾病患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或小气道的痉挛,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关节炎患者?;加蟹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疼痛,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因此,关节炎患者从秋季开始就应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受寒后引起关节疼痛加重。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疼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编辑:赵彦
关键词:寒露 秋冻 春捂秋冻 适宜人群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