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冯远:以传世之心而为传世之作
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精辟的论述、殷切的希望引起大家强烈共鸣。5月,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等主办的“ ‘中华家园’美术创作项目”启动。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希望在这些创作项目的实施中,不断有针对性地纠正、引导,以推动美术领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文艺创作发挥应有作用,为国家积累一批主题鲜明、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创作者,都将此实践过程作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自身学养和艺术修为的机会,都将为时代、为历史奉献精品力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因文化自信而其命维新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它代表了文化自觉基础上文化自尊、自强精神的确立,是以摒弃“西方文化中心论”和鸦片战争以后产生的民族心理自卑、文化价值自卑观念为标志的,是对文化核心理念的自我肯定和期许。
在世界文化相互激荡又相互影响、激烈竞争又相互交融的当下,从宏观层面看文化自信,它源自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传统;得自于百年中国从屈辱中崛起、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得的巨大成功,以及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非凡成就;仰赖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日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美好前景的可期待。文化自信,既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文明成果相关系,也与现当代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成就相关涉,还与未来的文化创新发展相关联。
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文化自信,不会因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以为是,或沾沾自喜于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而将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国情、民情和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紧密联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当代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因而,自信不是自满、自封、自足,也不是因为有了自信,地位身价自高,文化必然繁荣,成果自然涌现。它需要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善于学习他人的优长以及擅取活用的科学理性态度;需要自身具有包容性,包括敢于尝试探索,敢于自我批判以及纠偏、修复的能力;需要通过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成果、新财富,并且通过交流传播以证明它所拥有的不竭动力、原创能力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力,进而体现出对他者文明所具有的启示、参照、借鉴作用,为不同文明所接受、理解和尊重。
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发现生命与心灵的意义、感受生活与自然的美好。作为人民这个群体中的一分子,文艺家首先需要由己达人地树立铸魂、塑人的意识,然后通过作品去感染并提升人民的思想情操、道德素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这要求我们将画笔书写的对象真正聚焦到人民大众看似平凡、庸常却具有闪光内质的现实生活万象之中,聚焦到那些默默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奉献着的万千幕后英雄和普通人的悲欢离合、音容笑貌之中。用充满自信的体察感悟,用自己的真实语言,用创新的形式、技艺,倾注心力去创作文质兼美的作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锤炼和健全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思想境界。
因高峰期许而涤沙铄金
传统是一条源自高山溪涧、一路奔涌并汇聚众川、最终包容和承载了不断丰富内涵而奔向大海的河,其生命因此才能获致久远。能够谓之传统,理应与当下、未来一脉相承。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历史又是一个大浪淘沙、新陈代谢的过程。能够活化并作用于现实当下的历史文化,能够接受创新变革并指向未来的历史文化,才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而文化、文艺的高峰,正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成果标志。
创新独造是人类活动和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文重质美,艺贵求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而高峰者,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化成果、文艺作品创新的顶尖水平。高峰作品的产生孕育于众多的精品佳作中,它不在于热闹多寡与否,而着重在其能否具有深度、温度、高度和广度,具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特征,以及蕴含其中的开创性、独特性。然而,“高峰”的评价称谓,常常不是由同时代人作出。能否担得“高峰”称谓,需要经过历史沉淀、学术追问、岁月过滤,需要退去当世的利益、情感纷争和世俗光环,由不持偏见、不含成见的史识者们给出判断。
当代中国文艺家正逢历史以来最好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文艺创作的支持投入不断增长,文艺创作环境宽松自由;从业人员数量日增,人民大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和消费能力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警惕、克服文化生产、文艺创作中伴生的多重无良弊端将是一项长期任务。此其中,拒绝深刻、瓦解崇高、调侃经典,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主流化等现象有之;淡漠生活、淡化主题、善恶美丑不分,颠覆价值理念、标榜以反主流文艺现象有之;争风于名利场,热衷于政绩事功,不惜粗制滥造赶工献礼,行业内时有风气颓败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折损着文艺创作的质量;更有文艺批评失语、缺位,浮泛表扬远多于尖锐批评而导致良莠莫辨的失范现象形成了不良循环效应……凡此种种,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销蚀着文化产品、文艺作品铸魂、塑人的应有之义,也成为导致文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现象的症候所在。
先哲有云:文以载道。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高峰作品,离开了文艺家高尚的思想情操、文化情怀,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创新的智慧与勇气是不可想象的,这关乎作品载什么“道”的问题;其次需要文艺家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宽阔的视野和文化眼光,这关乎如何“载”的问题;然后才是想象力、驾驭作品形式风格、技术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载”的具体方法问题。任何一个具有文化自觉意识、自信精神的文艺家,都不会因世俗欲望和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谬误而丧失应有的人文情怀,忘却或弱化对于艺术的真善美内涵的执着追求,迷失信仰与理想,而坐视精神钙质的流失。文艺家必须自觉拒绝以创作自由、尊重多样化为借口,放松对作品的打磨锤炼、放纵于低水平制作、放任于低俗趣味的蔓延和资本的绑架而不自知,唯有如此,才可能使作品突破“高原”的制约与极限,向着“高峰”攀援。
因传世之义而矢志“三精”
在当今世界各地的艺术殿堂中,那些被赫然供奉、被反复演绎,并且见诸各类艺术历史教科书,广为后人传颂的杰作,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烟云和一代又一代艺术史家的指摘诘问,让今天的我们在重睹它们时,仍然折服于其经久的艺术魅力而为之怦然心动,并在胸中激荡起历史回声,正是因为那些作品在思想内容、主题形式和艺术境界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历史高度。
作品是文艺家的立足之本,创造高原高峰作品,只有热情和决心远远不够。文艺家需要关心的是如何使作品的思想切实深刻起来、艺术精湛起来、技术精良起来。我们需要虚心学习,需要不断充电;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学习文艺理论,补充文史哲方面的知识欠缺;我们需要学会善于在生活中发掘提取鲜活的素材,以激发独特的创意构思,以小见大地体现中华思想理念、美学精神,学会赋予作品丰富隽永的内涵,而非简单地将课堂写生移至乡间代替深入生活;我们需要有宽阔的胸襟、厚积薄发的巧思和充沛的艺术想象力。从灵感闪现化为心象进而视觉图像化的一刻起,即尽其所能调动一切可资表现的艺术手法,以敢于试错、废稿三千的精神,独到地言说主题内容,而不是以同样的程式套用不同的主题,造成千篇一律的重复;我们需要打磨熟练的技巧和精妙的形式语言,去呈现作品的艺术效果,精心设计作品的各个局部、细节以及整体关系的协调,处理好叙事结构、人物的形象造型、章节的起承转合乃至笔触的组合排列,而不是热衷于炫技、满足于技巧熟练等。
大量的实践表明,欲求达到精深、精湛、精良的艺术高峰并非易事,探取艺术堂奥,不光需要学养、能力的不断提升,还需要时间和艺术积累。我们需要行万里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爱他人;需要克服许多自身的偏执与自恋、狭隘、怯懦和虚荣,以及怀抱“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的志向,使自己先成为一个有深度和厚度的人,作品才能有筋骨、道德和温度。
求取艺术精湛,我们需要读懂、读透生活与艺术的大书。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我们真正能够入静、入定、持恒,刻苦敬业、钻研技艺,忘情于家国父老,忘情于山川大地,忘情于生活与理想。秉持“即便明日我将衰朽,今日我亦竭尽全力”的心志,努力创作能够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拉开距离,与现代西方艺术保持距离,与现实生活和人民零距离,与时代贴近距离,与高峰目标努力缩小距离,能够折射历史与人民光辉的当世作品。
编辑:杨岚
关键词:以传世之心而为传世之作 冯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