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傅抱石泉瀑雨声题材:不辨泉声抑雨声
“江山无限走龙蛇”,傅抱石是我国上世纪老一代艺术家中具有卓越艺术才华和深厚精湛文化素养的中国画家,在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积极引进西方文化要素、绘画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将现代中国画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引导了中国山水画的复兴,成为“新金陵画派”的发轫者和核心画家。傅抱石的中国画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和创造,尤其在山水绘画题材、绘画专题的创作选择上,更是匠心独运,有着传统山水画题材和现代绘画观念、写生意识、时代精神和个性才情的充分反映。其中泉瀑雨声绘画题材的确立,即是傅抱石山水画创作善于选题的最为典型的代表,表现出傅抱石气势磅礴、壮阔雄伟、潇洒秀丽的绘画面貌特色。
傅抱石 毛泽东蝶恋花诗意图 南京博物院藏
在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历代山水画家创造出了泉瀑山水专题和雨景题材的山水画,留下了诸多精美的中国画艺术精品。但也不可否认,泉瀑雨声绘画创作始终是传统中国画创作中的难题,确实使很多画家望而却步。元代黄公望曾经提出过,“山水中,唯水口最难画”(《写山水诀》)。对于中国画中这一高难度的绘画专题,傅抱石依凭美术史论素养和人文知识,依托自己的艺术才华集中精力攻关,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四川重庆金刚坡时期开始这类绘画的创作一直到他去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傅抱石都没有停止。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终于使泉瀑雨声绘画在他手里熠熠生辉,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他自己也为能掌握这一画水写雨的绝活而自豪、振奋不已。
踏遍山川写泉雨
“搜尽奇峰打草稿”,泉瀑雨声绘画写生创作贯穿了傅抱石的一生。由于傅抱石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心境以及面对的写生对象的不同,在傅抱石的写生泉瀑雨声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丰富的精神情感和风格特征上的变化。如上世纪40年代,四川多雨、地貌奇肆幽僻的巴蜀山水,催生出了《万竿烟雨》《潇潇暮雨》《巴山夜雨》《千峰送雨》《山行遇雨》这类的绘画创制。傅抱石不仅对多雨、奇肆的巴蜀山川地貌有强烈的直觉感受和客观情景的真实描绘,而且也有本人个性特色、激情、诗意的投射,使他的泉瀑雨声山水呈现出瑰丽奇伟的浪漫情调和幽邃秀丽的精神特质。这一时期画家倾向主观表现的价值取向与自我个性、激情、灵感的表达和呈现,有着对传统文化观念和绘画价值的认可观念在其中,无疑使这一时期的山水创作具有诗意性、表现性、观念性和精神性,确立出傅抱石上世纪40年代所特有的泉瀑雨声山水面貌。
傅抱石在山水画创作中,依据他自己的绘画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画家笔墨变化与时代的特有关系,他的“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成为我国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名言,道破了山水画创作与时代的关系,将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论断推进了一步。在傅抱石这里,笔墨成为时代变化的晴雨表,具有引领时代精神的象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在泉瀑雨声写生山水画的创作中走出了新的道路,主要表现在东欧写生和东北写生一系列作品的出现上,《加丹美协别墅雨后南望》《大特达山天文台旁即景》《西那亚宫林木流泉》《雨中雨花台》《小天池》《白山温泉》《镜泊湖水电站进水口》《镜泊飞泉》《天池飞瀑》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泉瀑雨声山水力作,通过对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将清新优美而充满时代活力的精神气质形象地再现出来,这一时期的精神风貌跃然出现于画面之上,气象万千、磅礴壮观的大自然奇伟美景与时代精神、自我雄伟的胸襟抱负有机地汇融为一体。傅抱石晚年泉瀑雨声写生绘画有着对祖国万千变化山川景物的真实体验、感触和体悟,他从游历中不断感受大自然山川的精魂,不断洗涤自我精神,夺自然造化,终于在笔下创制出了如此奇伟瑰丽的泉瀑雨声写生山水。旅游写生,为傅抱石的泉瀑雨声山水创作带来了源源不尽的艺术灵感。
编辑:杨岚
关键词:傅抱 雨声 绘画 创作 抱石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