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2030,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教师
——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综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他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为庆祝第33教师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讲话精神,9月6日至7日,民进中央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
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蔡达峰,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玲,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相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教育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共同研讨“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一主题。
教师是关键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一支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主动思考和实现教育变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严隽琪在论坛的开幕讲话中对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如是破题。
今天我们培养的教师,将决定十多年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水平。那么,支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教师教育自身应该如何变革?
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通过并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周洪宇向大家介绍了这一行动框架的特点。他认为,框架中对于教育本质的新定义、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目标、未来教育的变革模式等等对中国教育现代化都具有启示意义。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在教育提供主体方面应多元并重,对各种性质的教育提供者应统一同等地纳入政策视野;其次,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
“除了现代教学科学素养之外,最根本的是要塑造教师的现代人的人格,这个人格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现代文化人格?!泵窠醒虢逃被岣敝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项贤明提出,未来师范体系要探索转型,要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要讨论培养教师时教学技能与观念培养哪一项更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胡艳教授对教学研究组织在中国诞生10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她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现代社会向高度知识化、多元文化共生、去中心化后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教研制度已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应代之以平等互信、相互扶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与会的专家学者或横向借鉴国外经验,或纵向梳理历史得失,或从大处着眼,或从小处入手,从不同角度探索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路径,描绘了现代化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的轮廓。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同样是关键。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指出,教师队伍未来的培养要注意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未来教育一定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这种新教育就是要实现优质、公平、终身的学习,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通过视频远程作了发言。余胜泉认为,知识性的教学迟早会被互联网取代,将来学生主要用互联网来获取知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使自己不断数字化才能不被新时代抛弃。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柯政谈了他对在线课程的理解。他认为,在线课程本质上就是传统教学的升级版,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激发、维持、促进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对教师来说现在的教材更加有利于学习,但教师本身的角色并没有改变,所以关键问题是通过高质量在线课程的供给和教研机制的建立,让教师学会用新的教材来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也对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具有替代性,而教育和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保守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实践界、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技术本位,一种是教育本位,两者都需要从对方身上寻找一种可以吸收的智慧或者信息。
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困难在农村,中国教育的“短板”也在农村。在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中,乡村教师又是特殊中的特殊,能否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决定了中国农村教育落后面貌能否改变。
与会专家学者就涉及乡村教师的各方面进行了交流,有现状调查,有典型个案,有比较分析,有针对实践问题提出的建议,还有对问题和理论的反思。
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郑新蓉教授一直关心着最新的乡村教师未来个人发展,她通过对全国500位工作1—3年的特岗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特岗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现状、离职率、个人规划、职业倦怠感等做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对特岗教师政策的完善极具参考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邵泽斌提出了一个“三环差序结构”的概念:如果根据教师居住和工作地点的现代和繁华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环,一环最优,二环次之,三环落后。他认为,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事实上形成了以中心地区为核心、以地域差异为特征的等级化体系结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办好乡村教育,坚定实施教育资源的反向歧视和优质资源下沉战略。
“农村贫困表现出来的是经济贫困,其实是教育贫困,今天的教育水平决定十年后的经济水平?!蔽髂洗笱Ц毙3こ率奔岷献约涸诘胤降墓抑熬衔逃窍绱宸⒄沟幕?,教师是乡村学校的灵魂。要改进乡村学校,建立以乡村学校为中心的乡村社会,培养信守乡村志向、融入乡村生活、造福乡村孩子的本土化、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
论坛期间,一百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分享了经验,增进了共识,促进了思考,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良策,向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奉献了厚礼。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教育 教师 乡村 现代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