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驳壳枪:风靡中国半世纪
几天前,又逢日本投降纪念日。
若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你心目中的抗战老枪是什么模样的?八成以上的人都会答“驳壳枪”。展现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中,从双枪李向阳到铁道游击队,无处不见它的身影,它给中国人留下的烙印之深,没有任何一把枪能与之相比。
这把枪究竟有什么来头,会让中国人痴迷了半个世纪之久?

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

日本南部十四式自动手枪
旧中国是驳壳枪最大买家
在中国,驳壳枪还有许多别名,如“盒子炮”“自来得”“匣子枪”“快慢机”“毛瑟手枪”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频频出现的驳壳枪产自德国,正式名称叫“毛瑟军用手枪”或“毛瑟M1896手枪”。
一直以来,不少国内资料根据其名称中出现的“毛瑟”二字,便认定该枪是德国枪械大师威廉·毛瑟的作品,其实“毛瑟军用手枪”与毛瑟本人并无直接关系,它的发明者是毛瑟军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因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并在隔年正式生产,故而名中有“毛瑟”二字。而毛瑟军用手枪据说是菲德勒兄弟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设计出的作品。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采用半自动手枪的先例。驳壳枪出产后,毛瑟厂自然希望这支手枪可以被军队采用为制式武器。然而事实并不如预想的那般顺利,一直到1939年驳壳枪停产为止,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正式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其实,外国专家对驳壳枪评价很低,作为手枪,它重心靠前,不容易掌握,击发后,枪口跳动过高。
然而,驳壳枪与中国市场结缘,实乃无心插柳之举。有人做过估算,驳壳枪的生产前后持续了40年,毛瑟厂估计生产了100万支各式各样的驳壳枪,其中有近一半销往中国。
驳壳枪是何时进入中国的?一直以来众说纷?。河兴捣ㄈ衔嵌砉赂锩螅髀涞街泄陌锥砭舜吹?;也有说法认为早在晚清时驳壳枪就已被中国人少量使用,并参与了辛亥革命。据官方史料记载,至少在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官方的交易记录中就出现了驳壳枪,当年9月,中国政府(北洋政府)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签约,购买“自来得毛瑟手枪”200杆,连同500发子弹和全套附件。
当时,每把驳壳枪的卖价高达足银58两,可谓价格不菲。而根据德文“自动装填”一词而音译的“自来得”三个字,也成了毛瑟手枪在中国官方首次使用的名称。在当时的欧美,一支手枪的单价通常只在几美元左右,而一支毛瑟手枪的价格却高达25美元(相当于现在上千美元),价格过高是它始终无法被各国军队大量采用的主要原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富裕的列强因其买价太高而不予采购,而贫弱的中国反而成为其最大的买主呢?
编辑:杨岚
关键词:驳壳枪 驳壳枪风靡中国半世纪 抗战老枪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