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齐白石画的葫芦怎么就能传世
齐白石的藤萝,有的环绕葫芦,墨趣横生;有的则随风飘逸,与葫芦穿插呼应。在落笔处,往往多飞白,如龙飞凤舞的草书,流畅而遒劲。这些藤蔓,成为连接墨叶与葫芦的纽带。即使采摘下来的葫芦,也有枯藤相伴,使画面不至于枯燥、单一。藤蔓衬托中的齐白石葫芦,因而更具生命力。(图11)
在藤蔓之外,齐白石往往在葫芦画中缀以螳螂、蚂蚱、天牛、蝗虫、蜻蜓、蜜蜂、蝴蝶等草虫或小雀,且多为精致工细之笔,使得葫芦画工写结合,既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感,又使葫芦回归到“天工”的原生态环境中,给人以鲜活灵动之感。
四、 结语
和其他花卉蔬果画一样,齐白石的葫芦画,是其写意精神的代表。尤其是衰年变法以后,其葫芦画题材出现的频率极高,直到晚年,还可见到他自署“九十六岁,白石”的葫芦画作品。他在多幅画中,反复提及所绘葫芦均为“依样”。这种“依样”,不是“依”前人之“样”,而是“依”造化之“样”。他在一件《葫芦蝗虫》斗方中题识:“余曾见天畸翁院落有藤一本,其瓜形不一,始知天工自有变更,使老萍不离依样为之也?!闭且蛭笞匀环岣欢嗖?,“自有变更”,因而齐白石“依样”为之,也就不会雷同了,这道出了写生的真谛。

图12 三葫图 陈师曾 轴 纸本设色 尺寸不详 无年款 天津美术馆藏
齐白石的花卉蔬果受吴昌硕影响较大,但唯独于葫芦则不然。吴昌硕葫芦画大多构图繁密,且葫芦多交织在藤蔓和绿叶中。垂藤多用赭色,葫芦叶则多用墨骨,再以浅色花青晕染,画面显得繁复,如作于1914年的《葫芦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1915年的《篱边秋果张如锦》(浙江省博物馆藏)及无年款的《硕大无朋图》(天津工艺美术学院藏)等即是此例。这与齐白石葫芦画的简洁明快形成对比,可谓各有千秋。对齐白石衰年变法起着重要影响的陈师曾,也有过画葫芦的记录。他的葫芦画多以淡墨勾出葫芦轮廓,再以浅绿色填充,葫芦叶与藤蔓也多为浓淡深浅不一的绿色、赭色写就,形似重于神似,极少用泼墨法,如《三葫图》(图12)即为其葫芦代表。很显然,吴昌硕、陈师曾这两位在齐白石艺术生涯中产生重要影响的画家,其葫芦画与齐白石并未有直接的师承或相通之处。
葫芦画虽然只是齐白石花卉蔬果中的一个小小分支,但小中见大,从其不同题材、不同时期、不同技法的葫芦画中,可以窥测其花卉画演变的痕迹,以及其一贯坚持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态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齐白石这种“带有泥土味的形象不是简单的写生和记录,只是一种文化的记忆,是传达文化的一个媒介”9。这对于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齐白石艺术全貌,无疑是具有裨益的。这或许便是探讨齐白石葫芦绘画的意义所在。
编辑:杨岚
关键词:齐白石画的葫芦 齐白石的葫芦 齐白石画葫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