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严修:“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
当一些书家处于竞技相互争艳时,严修始终抱着一种平常心态对待书法艺术,淡泊自处,甘于寂寞,真可谓儒者风度。这种对其有意用功而无意成功的修炼,得力于严修在教育事业成就的互补,这是发自他内心对教育事业岿然不动的恒力与毅力,来自对教育的坚定信念。这恰恰也铸就了他书法的成功。严修所具有的这种艺术气节对于当代一些书法创作急功近利的倾向不乏重要的启示意义。

严修《蟫香馆使黔日记》手稿
自严修研习书法之始,便传承中国传统书体,坚持探本溯源的求书之路,恪守篆隶习秦汉、行楷承晋唐的学书之法。几十年的书法研习,他遍临历代名碑,对《史晨碑》《曹全碑》《尹宙碑》《礼器碑》《城隍庙碑》等诸多秦汉碑刻进行深入揣摩、研习和传承。同时,他对欧阳询《皇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和褚遂良《圣教序》精炼精透。
严修对碑学笔法领悟实多,但他言碑而又不拘执于碑。据《严修日记》中所载,其书法注重“循环式”练习,积极取众家所长为己用,师造化,融会贯通,蓄积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并与其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相荡,渐渐生发出自己的书风,从《严范孙先生遗墨》《严范孙先生手札》《蟫香馆手札》中可见一斑。严修早年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馆阁体”对他影响很大,但他极力摆脱其窠臼,在探究名碑之精妙的基础上,不以古为我,而是化古为我,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因此,他在谋篇、结体、用笔上更显静穆、稳重,严谨中富有变化,处处内含功力,点画之间蕴含了中和之境、儒雅之概、清真高洁之气,颇具大家风范。
严修书法功力深厚,为当时津门书坛所崇仰,为此许多人依附于门下,求教问艺,其中书法成就卓著的李叔同与袁克文深受严修的溉润。严、李两家系世交,虽非同时代人,但李叔同时常去拜见严修,谈书论道,挥毫遣兴,深获讲贯之益,不仅积蓄了李叔同深厚的艺术修养,同时严修对书法艺术的发愤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李叔同。袁克文则自小师从严修,在书法、诗词方面得到他的悉心指导和熏陶,字体雄健多姿,华赡流丽,所作大字楹联作品,更显笔墨淋漓,气势磅礴,成为天津近现代翰墨名流。严修的学生姚华也深受恩师影响,后连捷成进士,成为近世不可多得的书画名家。严修在他们人格的形成与艺事的发展上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书法艺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
严修一生钟情诗词,晚年创立了城南诗社,在诗文方面的成就与赵元礼、王守恂同誉为“近代天津诗坛三杰”。诗词与书法相伴,他在创作中传达任其自然的心态、“物我两忘”的境界,以获得身心的愉悦,从而提升了书法艺术创作的境界。
《蟫香馆诗钟》是严修宽余闲暇之时的遣兴之作,诗词皆从心底流出,传达思想感情于尺素之上,轻重疾徐的节奏中显示内心的波涛,时而文思泉涌、滔滔汩汩,时而阻涩涂改,一任自然,心手相应,笔到意纵。他书法艺术效果与诗词内容的相契合可谓兴之所至、情之所钟,琴瑟共鸣。观其书赏其诗,得到了超于形式的享受,达到了书法艺术的极佳境界,这种无意为书、妙手偶得的墨迹呈现出了严修高超的书法水准。
如果说,有意经营的书法创作更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那么楹联作品则是严修的“有意为书”。他早年的行楷整体布局没有过多的求新,安稳自在是其章法上的基调。单字的推进主要依字形的大小、字距的疏密而形成自然的起伏,从容舒缓,秀逸清润。至中年后,字体遒劲开张,结字更加沉稳,笔画舒和萧散。行书作品不作迟涩之势,爽快明朗,墨色匀淡,可见他在挥毫中意、笔、墨俱到,控纵自如,心灵合辙。
严修六十岁后几乎每天在家里或到俱乐部或城南诗社书写立轴、尺牍、扇面、题写画轴等,因此单纯的书作渐渐多起来,手法圆熟,得心应手,返归于自然率真。尤其是他的扇面、楹联作品,笔势流畅无碍,逸笔纵横,字字闪烁天机和性灵,魅力醇厚隽永。年复日久的书写实践与感悟使严修的书法艺术进入了百炼钢成绕指柔的化境,他自己也感受到“如前而笔力稍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可谓人书俱老。
严修书作《六十自述》即是楷书经典,观其概貌,隐有柳体迹象,但并非一味地模仿柳公权,而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阐发,运笔独到,中锋、侧笔转化老练精妙,线条凝练,纯刚不亢,踏实沉稳,法度森严,内敛气厚,起收动作完整,单字体势完美、端庄、深沉、博大、纯朴。
我们看到,严修作为一个教育家,其传统文人扎实的书法功底和在继承中创新的变革精神以及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担当,他的书艺以及文学修养对于天津的书法文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呵护国学的前提下,严修极力吸纳西方先进的观念和成果,因此在他身上体现了中、西学的交汇融合,并生发出灿烂的火花。严修一生把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己任,向世人弘扬中华的书法艺术,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家的使命感所然。在日本访学期间,他到高师附属小学观摩教学时亲自指导学生习字练书,讲解书法艺术,“画一提笔之形,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小字指执,大字掌推?!?/p>
严修的书法艺术也深受日本友人的喜爱与好评,求书者纷至沓来。河野君曾携泰山及曲阜孔林写真五十叶求严修题字,写“万古钦躅”四字横幅。严修也曾为日本井上医院书写横额,“为权谨堂书《东文法述略》封面”。因此,严修与不少日本名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为他顺利深入考察、调研日本的教育情况提供了保障。
书法以艺术和实用相兼为基本特征,尽管严修对书法的社会功用观没有明确的论说,但他一生所从事的社会教育文化事业、公益事业都体现了其实用主义思想。他心系民生,慈善救济,鬻字赈灾。鬻字是他对自己书法艺术的一种自信和肯定。严修曾耗时一年写出3000副楹联,得润笔费9000多元,全部现款捐献以赈济黄灾民众,故而稳定了社会。
周恩来曾赞扬严修:“严先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好人?!痹谘闲奚砩咸逑殖龅暮迫徽?、良知和人性,如同他的书法一样纯厚,心正笔正。“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这“修能”是严修在书法中的用笔,而“内美”则是他心灵的高度修养,就是“真、善、美”。
超迈的学识、高洁的人品使严修的书法艺术牢牢地把握住了传统文化的命脉。他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以平和自然的心态临池、创作,不仅提升了书艺、磨砺了品格,也造就了其博大的胸襟。也许,严修无心做一个书法家,然而其学养、天赋和实践,却使他成了一位个性鲜明、为世人所公认的书法家,并堪称书法史上的杰出典范。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严修 胸中有道义 旧世纪一代完人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美国纽交所“换装”迎接李维斯上市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已救出31人
圆月
纳米比亚举行独立日庆典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