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正在消失的老菜场:向左走,向右走?
这些新式菜场,究竟活得怎样?
一些传统菜场“升级”而来的标准化菜场受到了欢迎,比如复中菜市场。
每天凌晨2点半,赵庆华和妻子李玉荣准时起床,驾着自家的小型商务车前往江桥进货。5点,拉着满满一车蔬菜的夫妻二人到达位于复兴中路1239号的复中菜市场。
李玉荣麻溜地拆开装着各种蔬菜的大包,剥掉白菜最外层的几层叶子,堆叠成整齐的小山,还有山药、大葱、青椒、四季豆、番茄、玉米……来沪二十几年的卖菜经历,让这个精明能干的山东女人对每种蔬菜该如何摆放、如何定价烂熟于心。
“以前我们在南昌路上的马路菜场卖菜,每天早上8点就要收摊。有时候当天的菜卖不完,我们两口子就总想着得再找个地方把菜卖掉,天天跟城管‘打游击战’?!崩钣袢僖槐哒艘槐吒嫠呒钦?,10年前,南昌路和嘉善路-永康路的马路菜场被取缔后,复中菜场建成,夫妻二人就租了个摊位,日子终于渐渐稳定下来,进菜运菜的工具也从最开始的自行车换成三轮车,再到现在的小汽车。
菜场之变带来的生活之变,远不只卖菜人能够感受,从小生活在此的华师傅更是深有感触。坐在襄阳南路上自家开了25年的爆鱼铺里,华师傅回忆说:“我在这里住了60几年,以前的马路菜场那叫一个脏、乱、差,每天清晨5、6点钟就要被街上的菜贩子吵醒。你看看现在,清清爽爽?!?/p>
记者走进复中菜市场时,外面正下着大雨,市场的地面却依旧干净清爽、不见水迹和杂物。据复中菜市场经理徐建国介绍,复中菜市场每天生产的垃圾有6吨之多,菜场专门聘请了8个保洁员负责菜场的环境卫生,除了日常维护,每天早上6点和中午12点都要进行两次全面的清扫,而复中菜市场也是上海最早安装中央空调的菜场之一。
除了在环境上下功夫,改变人们对传统菜场“脏乱差”的印象,菜市场还设置了物价监督员,并在二楼专门辟出了菜场自己经营的摊位。摊位上的菜直接从崇明的蔬果基地进货,以几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方便老百姓对比,在市场里起到平衡市价的作用。
在徐建国看来:“城市发展到现在,传统菜场必须提升能级才能适应消费者新的需求,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管理升级,做好这三点必不可少?!?/p>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老菜场 消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