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杨学为:主导高考考生命运的人
1977年,邓小平拍板推迟开学、恢复高考。教育部紧急召开当年第二次招生会。图为相关文件。(杨学为供图)
于是,教育部紧急通知,8月13日召开第二次招生会。一年之内,两开招生会,只此一次。第二次招生会起初进展还是不大。教育部主要领导不敢表态?;嵋榫驮诩ち业恼壑型涎酉氯?。筹备组先住在北京饭店,后来迁到前门饭店,开了几天又搬到友谊宾馆主楼,结果时间太长又迁到配楼。会刚开时还是盛夏,开了45天,好多人不得不让家里寄送秋衣过来。
9月中旬,会议简报、招生意见讨论稿陆续送到了邓小平手里。邓小平看到依然苛刻的政审条件,极为生气,先严厉批评了刘西尧,接着连说3个“繁琐”,大笔一挥全部勾掉,“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后来,我们起草小组就一字不差地照抄了他的这段话。邓小平的亲自掌舵,促使第二次招生会达成了一致意见:废除推荐,恢复考试,招应届高中毕业生,按分数择优录取。
今天回想,还是要说:邓小平真正了不起!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前,在这一切拨乱反正尚未开始之前,当机立断恢复高考,这样的魄力,除邓小平外,别无他人。媒体常说,此举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我要说:何止!恢复高考改变的何止是个人命运,更是国家命运。1966年6月18日,北京中学生发表了两封公开信,要求废止高考,这先于《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又先于拨乱反正。高考的废与立,是国家乱与治的先声。前几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我就在电视机前数有多少个同声传译耳机,这背后就是多少个我们培养的高级翻译。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就不会有这么多现代化人才,就办不好这样的国际盛会,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当然,那时候想不到这么远,因为时间来不及了。11年没组织过考试,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人又分散到农村去了,怎么通知他们?怎么出题?出什么水平的题?如果全国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一套考题,怎么运到各地?怎么保证同时开考?没办法,只能各省命题,还得先各选一个县试点。很巧,全国第一个试点县,就是邓小平领导起义的广西百色。我们赶过去,按照初中水平出了一套题,手刻蜡印,一考,98.64%不及格,98.64%!就是这样,当地的老百姓还是喜不自禁地跟我们说:“恢复高考就像在中国大地上爆炸了原子弹?!?/p>
所以1977年的高考,各省的时间不一致,考题不一样,570万人里,父子同考、夫妻同考的比比皆是??嫉米詈玫氖?6届、67届高中毕业生,他们基本在“文革”前完成了中学学业。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次考试。
40年并不遥远,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的故事。那一年,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仅为4.7%。自那27万人起,奋发上进的个体命运,汇聚成滔滔向前的国家潮流。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杨学为 高考 命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