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坑老人保健品骗局频发 专家吁完善立法严管会销模式
设立定期复核检查制度
在艾清看来,很多保健品并不具备其宣传所说的功效,有的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一些保健品企业为突出其产品的功效,擅自在保健品中添加违禁品,如非法添加生长激素等,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作为律师,艾清接触过不少案例,其中有一个案例,艾清印象深刻: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不顾家人劝阻,购买声称可以治疗自己血小板过低的保健品,在服用了一段时间后,病情不但没有缓解,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治疗难度,致使老人一度病危。
“当前我国保健品行业门槛低,保健品鱼目混珠,产品名出多门?!绷蹩『V赋?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产品质量并不高。
刘鑫指出,与低质量相反的是保健品售价却十分高昂。一些保健品在披上高科技外衣之后,售价可谓一路高歌猛进,甚至达到天价。而宣传保健品所花的广告费用,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
“由于科技含量低,制假技术不难,由此产生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很多消费者嫌麻烦,根本不去核对是否属于国家批准的正规产品。”刘俊海指出,甚至很多已被明令停止使用的保健品批号仍被不法商贩利用制假。
刘鑫建议,食品安全法中应明确规定,提高保健品准入门槛,大力推进科技研发,提高质量标准;对劣质保健品、三无产品、不按规定生产的保健品应做到令行禁止,对索证不全或证件过期、无效,已取消文号或卫生部下令查处的伪劣保健品应及时停止经营,并对市场已投放的产品及时销毁,并及时发布安全消费警示。
对于不少企业拿到“批准证”,长期持有“一劳永逸”的现象,刘俊海建议,对保健品查处应设立定期复核检查制度,对产品的包装、标识、销售渠道、广告发行等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下架处理,对违规的企业进行相应整改,甚至吊销营业执照,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应被采访者要求,吴淑霞、陈敏为化名)
编辑:梁霄
关键词:老人 保健品 骗局 会销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