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回顾高考制度恢复40年:70年代曾改变一代人命运
高考青春岁月里最美妙的歌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恍然已有40年。高考对每一个经历者而言意味着什么?不同年代的考生,有着不同的答案。当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告别青涩的岁月,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时,高考总能勾起很多人似曾相识的感慨与追忆。高考是一种经历,经历之后才会明白,无论成功与否,那份煎熬、紧张、忙碌、拼搏、期盼、兴奋……都是一样的刻骨铭心。
正如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先生所言,对个人而言,高考是一段苦涩却带着甜蜜回忆的岁月;对社会而言,高考是见证新一代青年走向社会的重要时刻。在炎炎夏日埋首苦读的那些日子,也许是人生最值得回味的青春。
高考记忆
40年 高考涉过万水千山
20世纪70年代: 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考生记忆: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回忆自己1977年参加高考的情景时这样描述:“我借了辆自行车,骑着车跑到建国门的二十六中考场。当时考场的课桌都是破破烂烂的,桌面高低不平,有时一写字就把考卷戳出一个洞……那场高考确实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是国家用人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比如张维迎当时从农村考到城里,后来我们都选择继续求学,我在中国社科院读了法学博士,他到牛津大学深造,实现了我们各自人生的垂直流动,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时代特点:西安财经学院文学艺术系教授马玉琛回顾当年高考时用了“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等词。他说,在那个城乡界限分明的年代,高考这艘“船”,给了无数人改写命运的机会。
20世纪80年代: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生记忆:1987年参加高考时,刘伟还是西安市铁一中的学生。30年过去了,已是东方航空西北分公司飞行技术运行管理部总经理的他,忆及当年的高考仍是不胜感慨:“1987年的酷夏,空气略有沉闷的教室里,墙上‘来为求知去做栋梁’的校训熠熠生辉。台上的老师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台下的我心里有种‘纵横考场劈关斩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情壮志。高考,让我们有了人生第一次选择,可以选择广厦万间、八街九陌,也可以选择乡村热土、祖国边陲,甚至可以选择一片星空,在夜夜难眠的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热爱?!?/p>
时代特点:上个世纪80年代,高考成了高中生必经的人生洗礼和重要考试。当时录取率很低,千万考生的眼睛盯着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有限的学习名额,可谓“千军万马齐挤独木桥”。
编辑:梁霄
关键词:高考 制度 命运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