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丝路云裳”大型展览于太庙艺术馆展出
为助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2017年5月13日至5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总工会共同主办的以“丝绸”为主题的“丝路云裳”大型展览在太庙艺术馆展出,展览为高峰论坛的召开营造了文化包容的和谐气氛,为海内外的艺术交流和文化互鉴搭建了平台。




展览现场
5月17日,展览主办方举办开放日观展活动,展览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晁学德,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任、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李鹏,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党委书记陈惠平,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岳洁琼,奥地利新丝路协会副主席Guenter Pytel,中央美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川,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颖生,展览策展人、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吕越,展览策展人、中央美院艺讯网执行主编章燕紫以及部分参展艺术家、嘉宾、媒体出席参观展览。
以丝绸为载体的服饰文化是文明发展与交流的一面镜子,正如展览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传统服饰经历漫长之路,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昭显着时代的文化印记。时至今日,衣着服饰更已成为每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深刻意蕴。从汉装深衣到当代艺匠,中华民族以“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气度创造了富含东方气息的“衣文化”,世界T台的时装展示也不断更新着今日生活的美学观念,在服装服饰这个领域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融,是当代视觉艺术创造创新的重要表征,这正是“丝路云裳”展览策划的动机所在。
此次展览分别以“衣邦天下”、“衣裳之会”、“中西联袂”为主题,在太庙艺术馆的二殿、东配殿和西配殿集中展示,共展出作品近200件组。在“丝绸之路”的文化框架下,从“丝绸”和“衣袍”的文化因子出发,梳理丝绸技艺在丝路沿途的传播、发展与演变,衣袍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新艺术形态,以及艺术创作与衣袍物质形态碰撞迸发出的精彩火花。






展览现场
作为展览的引子和铺垫,“衣邦天下”展区通过桑蚕为业、汉唐雄风、华美致远和当世华采展示了“桑蚕之国”(中国),和“锦绣世界”(国际)中串联起丝绸之路沿线多国的历史文物和特色服饰,是对于“衣文化”的历史追述,这也映衬了当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文化对话的现实图景。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提供了珍贵的藏品,以及“无用”品牌出借的从民间收集而来的传统手作油纸伞,成为古风服饰展出的雍容背景。从历史的、传统的视角切入展览,从追述历史“衣文化”的角度出发围绕“衣袍”将过去、现在和将来形成一个完整开放的整体,这也是太庙艺术馆展览一贯的叙事风格。




展览现场

薄涛——富春山居图-利山图、桂菊山禽图、花鸟图

曾凤飞——远·近

邓玉萍——沁雨青花

弗朗斯·奥夫曼——喃喃私语

姜绥祥、孙舒——霏、嶂

卡门·里翁——画布

劳伦斯·许——敦煌、丝绸
“衣裳之会”部分展览由吕越策划,展出20余位擅长以衣服作为题材的时装艺术家取服装之型、以衣为魂的时装艺术作品。时装艺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在美国的一种新锐艺术形式,通过“可穿的艺术”运动对工业化、批量化提出反思,时装艺术突破服装外在设计的边界,着重思考服装背后的文化、思想,这样的服装有着创作者的情感,是具有灵魂的作品。时装艺术体现的是时装与艺术的结合,是以服装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展览同时也展示时装艺术在探索材料更新方面的现状,打破布料局限,出现“软硬兼施”的局面,以及那些用玻璃、陶瓷,金属等硬性材料造就了一批“不能穿”的衣服,这更清晰的提示了时装艺术作品不以是否“能穿”作为作品品格考量的重点,艺术家的着力点转移到对设计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设计立场的思考。





展览现场

LOOOGOOO 鄢来超 丝质衣袍 包 丙烯 综合材料 32x42cm ( 包 ),160x150cm ( 袍服 ) 2017

ON TRANSLATION 最早的网络之一 Antoni Muntadas ( 美国 ) 合作者: 夏春丽、思朋 Esteban Andueza、马红 Catherine MacMahon、孙宇 木质黑漆展台 丝质衣袍 印染 丝绣 160x150cm 2017

ON TRANSLATION 最早的网络之一 Antoni Muntadas ( 美国 ) 合作者: 夏春丽、思朋 Esteban Andueza、马红 Catherine MacMahon、孙宇 木质黑漆展台 丝质衣袍 印染 丝绣 160x150cm 2017

堆云 王颖生 丝质衣袍 水墨 160x150cm 2017

风光无限 刘进安 丝质衣袍 水墨 160x150cm 2017

宫 姜杰 丝质衣袍 圆形画框 铁丝等综合材料 80x80cm 2017

过量 章燕紫 丝质衣袍 胶囊 160x150cm 2017
“中西联袂”部分展览由章燕紫策划,展览邀请了30余位中西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以中国传统丝质长袍为“画布”或“元素”,运用个人语言和观念进行创作。这些来自中国、意大利,印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们,以衣袍为载体,以绘画、装置、摄影为手段,创作出带有强烈个人观念和面貌形态多样的跨界之作。这些富有张力与非凡想象力的作品,展示了现成品作为一种媒介语言的活力,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多种可能性。“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服饰除遮羞避寒、美化修饰外,也在社会关系结构中成为身份与气质的象征。此次艺术家实施创作的中式风格衣袍,并没有固定以某个朝代为蓝本,而是参照中国历代经典服饰,经过提炼和设计,抽离出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融合的意象丝袍。展览营造空间,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与激发,从更为丰富宽广的维度唤起人们的思考和想象。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素有“衣冠上国”之称的华夏古国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也是一条“云锦霓裳”之路,它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成为一条跨越欧亚大陆的文化传播长河?!八柯吩粕选贝笳够愎沤裰溃谥型庑麓?,由丝绸绵练至服装设计,从经典佳物到个性魅彩,奏响一曲各国共同参与的“视觉交响”。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
编辑:杨岚
关键词:展览 衣袍 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