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战国青铜壶与汉代青铜壶的区别
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业的产生,开创了青铜时代的文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它以品类繁多,造型精致奇特,纹饰严谨逼真,铸造技术先进完美而闻名于世。青铜器制作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奇丽厚重古朴典雅著称于世,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则具有制作灵巧、纹饰活泼多变的新特点。

壶。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辈嫼骸坝米宰黪泛!倍际智宄厮得髁撕谇嗤衿髯楹现械挠猛?。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
壶的形状多是长颈、圆腹,侈口状似以瓠形而仿制,所以在《毛传》中又有“壶,瓠也”之说。其实壶的形状多种多样,不仅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还有贯耳形、蒜头形等。形制也因时代不同而变化,大体说,商代壶多扁圆形,有贯耳。西周壶多长颈、圆腹,有盖,兽耳衔环。春秋壶多扁圆,椭方,长颈,常以伏兽为耳,莲瓣为饰。战国和两汉的壶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战国蟠虺纹铜壶(图1、2):通高32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13.6厘米。子母口,圆口高颈,颈稍侈,溜肩鼓腹,圈足。盖微凸,有四钮,盖面饰有交汇蟠虺纹,云雷纹填地。颈有四钮圈,肩上饰对称兽头铺首衔环双耳,以活络为提梁,自颈部向下饰有六道宽弦纹,弦纹中间饰有蟠虺纹,圈足浅矮。清晰而精美的蟠虺纹环绕整个壶身,每组间以云气纹相连接,排列有序,疏密有致,线条流畅,有着浅浮雕的立体效果。整器造型古朴,纹饰精美繁密,是战国时期壶的典型风格。
螭是一种没有角的龙,虺是一种小蛇,都作卷曲盘绕的形象,四方连续的构成方式组成大面积的装饰,没有凸起主纹,在青铜器表面组成犹如锦缎般繁密的图案。前人习惯上将青铜器此类纹饰中,形体较大的称作蟠螭纹,形体较小或屈曲较自由的称为蟠虺纹,实际上都是龙、蛇一类。这类纹饰的流行与当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采用印模方法有关。这种方法是在制作泥胎时,以设计好的单元图案模子连接压印而成,为了保证图形的周密完整,需要有精确的设计与计算。

汉代弦纹青铜壶(图3):该壶通高30.4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13.4厘米。长颈、圆腹、高圈足,壶口稍有外侈,壶肩两侧缀有双铺首衔环耳,腹部饰有三组凸弦纹。造型简单大气,端庄厚重,是汉带早期壶的典型风格。
通过对战国和汉代的铜壶对比可知,汉代铜壶一般比战国壶口侈,腹大、圈足高,战国壶比汉壶多纹饰,另外战国壶的铺首多呈方形,而汉壶铺首却呈长方形。这两件青铜壶,器型大气优美,端庄厚重,纹饰古朴神秘,繁复而华贵,不仅体现了青铜制作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准,更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之作。
编辑:杨岚
关键词:青铜壶 战国 青铜器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