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食品谣言治理迫在眉睫
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类似于柿子酸奶吃死人、西瓜打针、纸馅包子等食品谣言在社会上“兴风作浪”。而与此同时,则更有诸如螃蟹注胶、面条燃烧、塑料紫菜等具有“科学含量”的食品谣言不断被炮制出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食品领域谣言频繁出现,造成恐慌,严重威胁社会安全,治理食品谣言已刻不容缓。
网络成为重灾区
肯德基使用“六翅鸡”、避孕药催养黄鳝、笔直黄瓜喷了药、微波炉致癌……大多数人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信息。而每过一段时间,新的“更具有科学含量”的食品谣言又会出现在大众视野。
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5日,有关机构监测到的数据显示,传播范围较广的食品药品类谣言达40余则,其中食品类谣言33则。
2016年6月,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6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微信上遇到的疑似谣言最多;而在谣言主体方面,最常见的则分别是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互联网监测发现,80%的谣言持续了两年以上的时间,有些甚至早在2007年就在网络上传播。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介绍,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占45%。
谣言成因颇复杂
多数专家认为,食品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食品科学知识不足导致存在认知误区。日前,在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年会上,中国统计信息咨询中心执行主任江青表示,该中心在中国食品安全公众感受度研究中发现,目前,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主观关注程度非常低,只有10%;有一半的消费者是遇到食品安全事件时才会表现对食品安全是关心的;一些人偶尔关注一下食品安全;约7%的公众对食品安全从来不关注。
在去年举办的2016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王四新教授对食品谣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除了公众认知误区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产生食品谣言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谣言是由商业利益和不当竞争导致。有人雇用黑公关和“水军”恶意编造、散布谣言;一些公众号将谣言进行本地化加工,从而赚取市民关注度,提升广告收益;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通过“抹黑”方式故意散布谣言,意图牟取不当市场利益。
知名食品科普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中心副主任钟凯指出,有些食品谣言的产生,是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博弈。有人认为,用食品谣言来撬动资本市场,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办法。
“爆款”传播有规律
颜江瑛对食品安全谣言的特点和传播规律进行了分析。她表示:“塑料紫菜视频属于有意编造,别有用心。这类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以牟取不正当利益。”
“塑料紫菜视频属于典型的‘现身说法’式造谣?!鼻寤笱Ы】荡パ芯克彼に真核?。
“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质和全貌,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这属于偷换概念,混淆视听。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毖战?。
“这一类谣言,往往假借国外研究之口,断章取义,整体结论和真实的研究背道而驰,混淆使用行业专有名词。目前关于牛奶、维生素、农兽药残留谣言等均借用这种形式?!彼真核?。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揭露了谣言的时令性规律:每当西瓜上市季节,有关西瓜打针的谣言就会出来;而草莓上市季节,草莓有激素的谣言则开始泛滥。这都属于老谣言贴上新包装,重新炒作。
“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利用互联网以年轻群体为主、低龄受众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这属于戏谑嘲讽,负面传播。”颜江瑛说。
据苏婧介绍,目前,微信圈还流行一种简单粗暴、科学含量极低的谣言,即利用“食品相克、食品有害”等说法造谣,利用受众的恐惧诉求和道德绑架来传播,一般都会带有“紧急”“震惊”等字样。
谣言之害猛于虎
2017年初,一条有关塑料紫菜视频疯狂传播导致多家品牌厂家的产品全部下架,紫菜厂家叫苦不迭。相关统计显示,全国60%~70%的紫菜产自福建,“塑料紫菜事件”对福建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鲍家科主任药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塑料紫菜等炮制食品谣言行为表示出强烈的愤慨。他强调,食品谣言不仅会引发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会引发社会公众恐慌情绪,甚至系列社会事件,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近年来,食品谣言损害产业和公共利益的案例并不少见。据《人民日报》报道,“蛆橘事件”造成全国柑橘严重滞销,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乳制品;“抢盐风波”“滴血食物传播病毒”等网络谣言也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钟凯认为,当前,有些媒体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却把自己的社会责任扔进了“废纸篓”。不负责任的报道削弱了民众对食品行业的信心,也蚕食了消费者对政府监管的信任。
颜江瑛表示,食品谣言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扰乱了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了行业发展,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记者 刘云涛)
编辑:赵彦
关键词:食品谣言治理 网络谣言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