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探寻四川脱贫攻坚新举措:三个"土方子"为贫困户"造血“
全省各地创新举措,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3月30日,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早上8点,天空淅淅沥沥飘着雨,但大同村一组贫困户王宜祥干活的热情却没有受天气的影响。割草、碎草、拌入酒糟和饲料……不到两个小时,王宜祥就为自己养的12头牛做好了“早餐”。
去年6月,王宜祥用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建起一座200多平方米的牛棚。村里的连天山生态肉牛专业合作社为他买了12头牛。“要甩掉穷帽子,就靠这牛和我们这双手了?!?/p>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如何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近日,记者行走泸州、宜宾、自贡等地,探寻四川省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新举措。
借牛还牛
劳动所得才是硬道理
2008年王宜祥的父母因病去世,家里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
“养起牛来,生活就有希望了?!蓖跻讼樗懔艘槐收?,购买一头牛7300元,养9个月后,可卖到14500元。刨去饲料等成本,每头牛能赚4500元。
“买牛的钱是合作社出的,卖牛的时候再把本钱还回去就行。合作社还为牛买了保险并提供技术支持?!蓖跻讼樗?。
买牛不花钱,这还得从2015年说起。“当时给大同村划了2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我们把钱投到合作社中,每个贫困户有8000元到1.3万元不等的股金,村民享有每年股金5%的保底收入,年底时还会进行二次分红,合作社还为愿意养牛的贫困户买牛。”五星镇人大主席高登奎说。
“开始的时候贫困户还不相信养牛能赚钱,只有王宜祥等十几户敢养。现在看到有人赚钱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都愿意养牛了!”合作社负责人汪启均说。
兴文县扶贫移民局项目股股长柴光福表示,下一步要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大同村的产业扶贫模式。
编辑:梁霄
关键词:四川 脱贫攻坚 贫困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