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凉山州喜德县,全县170个行政村都办起了农民夜校。县里为每个贫困村每年划拨了一万元的夜校工作经费,同时还联系帮扶人员和专家担任老师,贫困农户通过学习政策、知识、技术,自力更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近日,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高山村的彝族群众在用自家新购的旋耕机耕地,结束了用牛马耕地的历史。本报记者 吴传明 摄
编辑:梁霄
关键词:四川 脱贫攻坚 贫困户
copyright © 2004-2017 www.rmzx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人民政协报社 京ICP备09078172号 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5